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8-11 06:0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当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凭证式国债作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两大主要品种之一,对
【摘要】凭证式国债作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两大主要品种之一,对筹集财政资金、促进 经济 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投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10年的改革实践,其在实际发行及管理过程中的一些 问题 也逐渐暴露出来。为此,笔者提出四条改进和完善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凭证式国债交易市场风险承销期限结构利率



凭证式国债是以财政部为发行主体、以国家信用为保证、面向城乡居民和 社会 各类投资者发行的储蓄类债券,自1994年开始发行以来,至今已历时10年,对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投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实际发行及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凭证式国债利率设计不够合理

凭证式国债发行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我国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主要是参照同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确定。利率调整虽然对缓解投资者买债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凭证式国债相对于储蓄存款的投资优势还没有完全被广大投资者认同,加之除储蓄外其它许多 金融 资产的利率均大大高于凭证式国债发行利率,因此虽然凭证式国债的风险小、变现也比较灵活,但利率高低仍是 影响 凭证式国债发行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 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水平及其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也不加计利息的规定,也影响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不利于凭证式国债的按期发行。

二、凭证式国债期限结构存在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凭证式国债只有2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三个品种,一直未发行1年以下的短期和10年以上的长期凭证式国债,均为中期债券,并且短期国债发行明显快于长期国债。这种期限结构存在诸多弊端:(1)难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2)容易造成国债偿还期过于集中,出现偿债高峰,加剧财政平衡压力,客观上影响了国债资金的有效使用;(3)使得中央银行无法选择多种不同期限的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加大了金融部门的监管难度。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凭证式国债投资主体过于集中

凭证式国债的实际认购对象主要是以城市居民为主。有调查表明,凭证式国债的应债主体大部分为工薪阶层,并且认购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占调查总量的90%以上。从认购对象的年龄结构看,又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究其原因:一是承销机构的宣传与服务工作存在偏差。不少承销机构在进行凭证式国债发行宣传时偏重于城市个人,忽略了 农村 和机构,甚至有些发行机构不清楚单位能否购买凭证式国债。二是国债的发行、兑付程序烦琐,循环发行对银行存款增量有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员工的承销意愿。三是代理发行机构设置不合理。近几年来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县城以下区域基本没有设置凭证式国债发售点,而农村信用社又不具备承销资格。四是凭证式国债的销售透明度不高,部分承销团成员存在“惜售”行为。由于凭证式国债利率和收益都较高(免交利息所得税),且到期能按时兑换,受利益驱动,致使凭证式国债的首次发行与提前兑付后的二次发行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购买需求。

四、凭证式国债的流动性有待提高

凭证式国债为记名国债,不得更名,不可上市转让。尽管1999年 中国 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办法》的通知”规定,1999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凭证式国债可以办理质押贷款业务,但是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起点有一定的限制(目前为5,000元),贷款额度也不得超过质押品面额的90%。凭证式国债虽然可以提前兑取,但只能一次性全额兑取,并且只能在原购买网点办理,当持券人身在异地时,凭证式国债根本无法兑现。

五、凭证式国债的承销手段较落后

当前绝大多数的凭证式国债承销网点仍是沿用手工操作,国债发行和兑付的效率不高,国债收款凭证防伪性能也差,就是在大中城市的承销机构也很多未实现同城同行的通买通兑,且很少开辟了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非柜台购买渠道。监管部门无法对辖区国债的发行、兑付等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导致凭证式国债在承销过程中的风险防不胜防,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面临威胁。
上一篇:四川省财产保险市场调查报告(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