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跨国公司内部竞合探析(1)

2017-08-13 05:33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跨国公司内部竞合探析(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如今跨国公司全球配置的重心、竞争优势的构筑都依赖于
摘要:如今跨国公司全球配置的重心、竞争优势的构筑都依赖于知识资本的有效运用,而知识在跨国公司内部的互补性和异质性,使各子公司不仅产生知识共享的合作,还导致跨国公司内部的激烈竞争。所以,创造优质的子公司间知识共享的合作,以及利用知识的异质性、创新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各子公司彰显特质、占领战略地位的重要渠道,也是母公司协调跨国公司内部各子公司间的竞争与合作,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内部竞合;知识流;知识互补;知识异质
  
  一、跨国公司知识基础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作为唯一不遵循收益递减规律的生产工具, 成为跨国公司的利润源, 成为其生产率提高和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重视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 有效地实施知识的管理, 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而所谓跨国公司知识基础观就是把跨国企业视为社会共同体,从知识的角度去寻找跨国企业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认为:企业知识以及企业创造、转移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决定了跨国企业的边界;跨国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也是知识跨国界转移的有效载体,其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跨国企业特有知识的转移;是企业知识积累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并进而构成了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跨国公司要想构筑其竞争优势,只有通过积累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知识,才能设计出符合全球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必须注重收集和获取散落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手中的知识,并在全球范围内识别、整合和创新知识,保证优秀的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运作和实施。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Gupta和Govindarajan根据知识流入、流出的程度,构建了一个知识流动模式的两维矩阵(见图1),通过“知识从子公司向跨国公司其它部门的流出”和“知识从跨国公司其它部门向子公司的流入”这两个维度,把跨国子公司分为四类,即:全球的创新者、当地的创新者、综合利用者、执行者,他们认为跨国子公司必然处于该两维矩阵的某个位置。
  
  由图1可看出,跨国子公司中的全球创新者和综合利用者是知识流动的主要承担者。但是 ,随着外部竞争环境以及内部发展要素的变化,知识的创新与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竞争的核心,海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内部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上全球创新者功能通常由跨国公司母公司来承担,然而由现代通信技术发展所带来便利,地区间技术交流导致地区差距逐渐减弱,以及现代知识对企业重要性的提升,子公司单纯作为知识接受及执行者以近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竞争的需要,为此一些子公司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知识的整合者和创造者。
  如今,海外子公司正成为前沿思想的创造者,研究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战略规划实施的参与者。或者说它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全球创新者和整合者。跨国子公司在知识创造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内部的竞争促使子公司不断创新保持活力,广泛的合作则在增进彼此知识的交流基础上推动创新,可以说子公司的竞争合作使得知识创造更有效率。所以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内部的知识流动,用不同的战略特征和角色区分各个子公司,将全球的协作经营、竞争效率内部化,借此推动企业知识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跨国公司内部竞合
  
  跨国公司是一个内部分化的网络,其中的外国子公司根据母公司的规定扮演特定的战略角色,其经营则是由自己管理设计。这些角色和活动不是相同的,但却是被系统地分散开来的,这样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资源。跨国公司内部子公司之间竞争与合作是同时存在的,子公司不仅受到合作的诱导或者逼迫,同时还要为了争夺母公司有限的资源、公司支持、权利代表、市场扩张以及国际地位而进行竞争。合作竞争会受到资源或者交易依赖性的巩固与支持。位于不同地区的子公司必须处理不同的事项,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增加了某些事项、功能或者知识发展方面的协作,也增强了其他事项、功能或者市场方面的竞争。即使位于同一个母公司的保护伞下,子公司也很少会完全在所有方面或者在所有时期都共享同样的利益,这是因为它们面临着由于当地反映性和国家适应度而产生的市场竞争压力。所以一方面,母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复杂的商业网络,必须协调子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子公司的管理者对于竞争和合作的具体程度有自己的偏好。所以在跨国公司既追求全球效率又追求当地适应性,并且要求通过整合的网络形成共享的远景和目标时,就应充分考虑在全球分散经营的子公司间的竞争与合作使全球性的整合和国家适应性结合在一起。
上一篇: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策略初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