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资产重组后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2)
2017-08-15 05:15
导读:5、收益结构单一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加以解决 银行收入来源结构比较单一,利差收入依然是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在经营收入中占有决定
5、收益结构单一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加以解决
银行收入来源结构比较单一,利差收入依然是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在经营收入中占有决定性地位。在银行的经营收益中,传统的贷款收息仍然占各项经营收入的重头,中间业务以及新兴业务占比较低。从资金运作情况看,资金运用的渠道比较少,收益相对较低。特别是不良资产剥离后,存贷差不断扩大,资金运作形势更加严峻。
二、资产重组后经营转型的策略
推进银行的收益结构调整,转变经营管理方式,追求多元化的收入与利润来源,是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业务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立足于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切实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策略,加快推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经营转型中提升发展质量,加速构建有利于公司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经营新格局。
1、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断改善收益结构
根据银行经营转型的需要,要从提升银行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制定中间业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从单一性经营向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转变。一是从竞争战略出发,发展中间业务战略要重视的是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进而在客户群中形成坚实的信誉基础和品牌基础。银行所提供的中间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所提供的服务和为客户创造的便利,只有适合客户需要的产品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而银行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通过市场营销来使客户理解新产品,并实现金融产品“供给创造需求”的途径。二是努力推进产品创新。通过业务创新,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渗透力,提升中间业务的价值含量和赢利水平,并形成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联动效应,逐步打破收息占经营收入绝对份额的局面,多渠道优化收入结构,实现中间业务地跨越式发展。三是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和分配机制。健全科学的中间业务考核管理办法,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可兑现、可预期的原则,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加大绩效挂钩力度,真正体现“谁创造效益,谁受益”,切实调动全行员工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平台,更是提高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促进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除了加快品种、服务创新以外,更应强化风险管理工作,根据产品特性,制定严密科学、操作性较强的风险管理
规章制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