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选择
2017-08-16 01:3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利率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选择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摘要]我国实施利率自由化改革已近10年,特别是2004年利率
[内容摘要]我国实施利率自由化改革已近10年,特别是2004年利率自由化进程加快以后,居民金融资产单一化问题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势头。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化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改革效应的重要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利率自由化进程中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研究,找出制约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动的障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对正在进行着的改革作一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利率自由化;居民金融资产;选择 Abstract: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liberation in China has already been carried out for almost 10 years. In particular, in 2004 the reform has speeded up, but the singularity of resident financial assets structure hasn’t been solved. And the household savings are still rising. The singularity problem has already become the important obstacle restricting the effect of this reform.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se obstacles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structure of resident finance assets. Finally,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certain suggestions and tries to contribute to the ongoing reform.
Key words:interest rate liberation; resident financial assets; choice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居民倾斜,居民金融资产总量逐年增加。长期以来,我国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及其收益水平基本趋同,居民的金融资产价格收益处于较低水平,结构也比较单一。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1996年我国开始利率自由化改革,各种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工具日益丰富,居民理财观念也逐步更新,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格局更加明显。不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变得较利率管制时期更为频繁,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在朝着多元化格局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收益不确定性增加的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国外关于居民金融资产与利率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麦金农和肖(1973)[1]认为,利率自由化将使得储蓄者的收入预期发生变化,提高私人部门的储蓄率。利率自由化开辟了优化储蓄分配的渠道,储蓄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资产的类别、期限和风险。内生增长理论从金融需求者的角度研究了金融结构变动的约束条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关于不同收入家庭投资于股票的抽样调查显示,金融资产需求结构不仅与资产收益率相关,而且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年龄结构有关。Green与Kiernan(1989)[2]则发现如果资产结构相近,利率就会趋于一致。对于微观经济主体之一的居民来说,利率自由化一方面带来负利率损失的降低、储蓄获利机会的增多,另一方面也由于存款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加,引起存款结构的变化。利率自由化是储蓄流量进行竞争性和创造性分配的一个重要前提。国外理论和实践表明,[3]利率自由化以后,市场利率波动将更为频繁,居民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不定。
我国理论界对居民家庭资产结构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武剑(2000)[4](193-225)计量分析表明,市场化的利率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他认为,实际利率上升直接导致储蓄供给增加和投资需求减少,其中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邵伏军(2004)[2]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产品的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将有很大改观,金融创新也会层出不穷,居民可能会有更多的金融产品进行选择。苏┠局惊芳等(2005)[5]也认为,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日益繁多,居民选择的余地会更为宽广。
二、我国利率自由化改革前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对居民金融资产的内涵意见不一。有的学者将居民金融资产理解为居民拥有的能够为居民带来收益的一种经济资产,并把它的存在形式主要界定在金融债权和股票两种形式上;[6]有的学者则认为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和储蓄性保险,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7]事实上,上述争议主要是各自项目包含的内容不同,也就是统计时所划归的项目类别核算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大致一样。笔者认为,居民金融资产就是指居民以盈利为目的而持有的一种非实物经济资产,主要结构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债券和股票、保险、外币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