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融资取向研究(2)
2017-08-25 06:30
导读:2005年10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进步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通知》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2006年5月16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治
2005年10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进步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通知》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2006年5月16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治理办法》颁布,在发行可转债方面,根据市价发行原则,适当降低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财务指标要求,即将现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从10%降低到6%,降低了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门槛。国家相关支持上市公司拓宽再融资渠道,积极尝试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短期融资券。2006年以来债券融资量不断攀升,另外在在全流通时代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2、4 资产证券化加快
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体现其可能是一种具有效率的,或者说能够增加企业价值的融资方式,从而广泛为企业所采用。著名的破产隔离理论以为:资产证券化可以大大消除企业破产的风险,降低投资者的信用风险和破产本钱,降低企业的融资本钱的上风。资产证券化可以将缺乏活动性又能够产生可遇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从而使资金需求方利用所有的资产未来现金流为信用基础,通过发行证券获得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可进步资产活动性和信用等级,提升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负债能力,缓解活动性压力,繁荣资本市场,促进融资创新等作用。对于股东而言具有回报率高的好处,还具调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降低银行体系风险,吸引储蓄存款向资本市场转移,扩大资本市场容量等一系列上风。所以对我国陷进财务融资困境的上市公司而言不愧为一条廉价、高效的融资渠道,可以实现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的双赢,不断地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边滢,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并购设计,财经界(下旬刊),2007,(11)
[2]曹卫华,企业融资蛄构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费行为分析口],全融论坛。2004,(4)
[3]郭树华,“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影响[J],卓越理财,2007,(4)
[4]简建辉,何平林,全流通下的恶意并购——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