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司发展的基本经验(3)
2017-09-02 02:20
导读:五、不断深化改革,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泉 地方国际公司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在企业的改革中,除少数国际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外,大多
五、不断深化改革,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泉 地方国际公司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在企业的改革中,除少数国际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外,大多数国际公司改革的进展不大,仍停留在原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下,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将地方国际公司的单一国有产权改变为多元产权的股份制改造势在必行。 在股份制改造上,既要有公司员工持股,又要争取其他法人企业、民营资本及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特别是许多国际公司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可吸收银行入股,也可通过银行入股的方式,将一部分银行债务转变为股份,这样可有效地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财务状况,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 在股份制改造的同时,要建立并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规范董事会的构成、功能、职责和工作程序,并明确股东和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的监督、考核和奖励的制度,严格按《公司法》和《证券法》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二是建立良好的内部决策系统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和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是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建立有效的员工
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和业务素质。 五是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 对于企业的改革不能固定在某一种模式上,企业的改革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只要能提高企业的效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就可大胆试、大胆闯,走出一条促进企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选择合格的企业领导者,特别是企业一把手,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关键。有些国际公司过去曾经辉煌,但近几年却销声匿迹了;有些国际公司曾在业内成绩显赫,如今却一蹶不振,陷入倒闭和崩溃的边缘。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遗憾与深思。这些公司从高峰陷入低谷,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具有共性的原因无外乎一是投资失误,致使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打水漂;二是经营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三是企业领导缺乏自律,腐化堕落。一个原来好端端的企业被葬送掉,企业领导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营一个企业不容易,特别是把一个企业经营好就更难,但是要毁坏一个企业却可以是顷刻间一两个环节的重大失误,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惨重的。因此,国际公司必须切实建立企业制度,把科学的决策、实施、监督机制落到实处;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发展的高度,把那些懂经营、会管理、有战略眼光、责任心强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