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体系崩溃的历史进程(下)(4)
2017-09-14 01:26
导读:德国快速地衰落,日本工业结构也在“泡沫经济”的影响下不断劣化。这样,世界上于深染最后两个相对健康的工业经济也终沉疴了。同时,由于“全球化
德国快速地衰落,日本工业结构也在“泡沫经济”的影响下不断劣化。这样,世界上于深染最后两个相对健康的工业经济也终沉疴了。同时,由于“全球化”的胜利和苏东地区市场的开放,“金融癌症”进入了新的高速扩散的阶段。
此一新阶段特点是:①通过在东欧、前苏联、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市场”上吹起泡沫,“金融癌症”制造了新的癌变转移;②作为激烈的全球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结果,大多数政府控制其国内经济、金融活动的能力被大大削弱了;③由于海盗式的“套头基金”等金融投机的快速孳生,以乔治。索罗斯为代表的金融投机者已强大到足以挑战一国政府;④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投机形式——“衍生金融市场”迅速生长,它的规模已比全世界总的GNP 还要大。
像乔治。索罗斯这种“超级投机者”的行为正在变得越来越公开,越来越具有侵略性。这是全球“癌症”在此新阶段的典型症状之一。
尽管索罗斯经常被描绘为一个“美国大投机商”,他的“奇迹般”的金融力量——能在投机性攻击中调动起数百亿美元——以及他能挑战和玩弄一国政府而不受惩罚,却清楚地表明索罗斯是英美金融寡头的高级工具。
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即索罗斯本人并不是金融癌症的起因或根源。他倒更像一个在病人的免疫系统被削弱后对其进行进攻的病毒。对索罗斯和其它与大规模国际货币投机有关的“套头基金”而言,要问他们的最重要的是:谁制造了条件能够让他们的活动毁坏整个国家的?在激烈的金融、货币和商品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政策与消除民族国家独立、主权的政策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如果政府屈服于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压力,则下一步中国会发生什么?那些推动中国这么做的国际组织和专家又会如何呢?如果中国做出了其他让步以换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资格,他会无力抵御索罗斯及其支持者的金融和经济进攻吗?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起初,作为一种防止货币和利率波动带来的损失的手段,“衍生合同”开始广泛流行。在80年代后半期,衍生合同自身成为一种主要的投机工具完全被解除了管制,而且绝大多数时候是不列入资产负债表的。同普通的远期合同相反,衍生合同不牵涉任何实物;它是纯粹的金融合同,在此之下合同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个时间进行某种金融交易。根据衍生合同的不同性质,交易的结果可能取决于特定一天的汇率,股票价格指数及上任何其它参数。大量的衍生合同与汇市有关。
就其本质而言,衍生合同基本上是一种复杂的赌博。典型的情况是,一个“玩家”会签订多份衍生合同以平衡投机行动的风险。为此目的,人们编制了复杂的机程序,这使得衍生合同的数量、规模和复杂性以一种无法想象的方式大大。
1987年以来,衍生交易市场大概每两年翻一翻。不受控制的衍生交易所达到的规模在金融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根据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在11个国家的67家银行和12家证券公司所进行的调查,这些机构手中持有的衍生合同总值在1995年末已高达63.6万亿美元。这是全球GNP 总和的两倍多。1997年初,仅美国商业银行就持有名义价值为25.7万亿美元的衍生合同,这是美国GNP 的三倍以上。许多欧美日银行的衍生合同都5~10倍于它们的资产,100~500倍于它们的净值。
这是否意味着整个世界金融体系已经事实上破产了?那些为衍生工具的使用辩护的人常常争辩说,市场本质是一个“零和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玩家”们的得失是平衡的。这种纯粹抽象的说法忽视了两个重要的事实:①衍生交易泡沫的巨大规模和快速增长是基于高比例“金融杠杆”的力量。后者能使一定数量的票面资产成为涉及许多倍的票面资产的衍生合同的基础;②抽象的“零和”并不存在于单个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中。像巴林银行等机构的破产所表明的那样:这些“玩家”很可能因为数倍于其总资产的损失而突然倒闭。因此,在这个微妙地平衡着衍生合同市场上,即使一点点脱节或错位也会引起连锁反应,并迅速达到任何国家和国家联盟也无法控制的地步。整个世界金融体系将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