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与对策(2)
2017-09-25 01:08
导读:国有资本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与内部人控制,使股利分配居于内部经营管理层之后。民营资本“一股独大”虽然增强了对管理层的控制,解决了股权分
国有资本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与内部人控制,使股利分配居于内部经营管理层之后。民营资本“一股独大”虽然增强了对管理层的控制,解决了股权分散条件下的外部股东难以治理内部管理层的问题,但又产生了大股东与外部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问题。大股东可以通过牺牲或剥削外部小股东而获取自身利益。私人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自然人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同样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而在股利分配中倾向于满足大股东利益的股利政策。
4.股权结构不合理,控制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东的构成,包括股东的类型,以及各类股东持股所占的比例、股票的集中或分散、股东的稳定性、高层管理者的持股比例。控制性股东是公司中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控制性股东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可以左右公司的股利分配,打乱公司已计划的长期股利分配方案,甚至使公司根本无法从长远利益考虑制定适度的股利政策,从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5.股利分配动机不良
许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并不从股东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而是处于各种不同的动机。如:为获取配股资格入市“圈钱”而分红;国股市投资者队伍中,个人投资者无论是人数还是资金,所占比重都较大,以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乏,投资队伍整体素质较差。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目前尚不够规范的机构投资者,都很少以收益证券或支配证券为持股目的,往往追求的是股票价差即资本利得。
6.与股利分配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
现实经济形势和公司经营状况是多变的,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法律法规滞后。现有法律法规是制定时对原有经济运行的规范,与现在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需要调整和修改,而在修改前就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对策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要经历两个环节,首先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确定股利分配方案,然后股利方案经过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有一个环节不合规合法就会导致股利分配不规范的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公司发展和股东利益。然而上市公司本身规范股利分配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因此规范股利分配不仅要从上市公司内部着手而且要加强监管部门的作用。
1.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建立多元股权制衡机制
股利分配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控制股利政策。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完善《公司法》,放松并逐步取消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限制。
(2)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通过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为企业债券的方法就能较好的解决非流通股流通与资本市场压力的矛盾。
(3)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非流通股内部转移,将部分非流通股转换给机构法人投资者,造就多元股权制衡机制。
2.实行适度股利政策
适度的股利支付政策是在目标资本结构条件下,满足公司盈利性投资需要而能达到融资成本最低,股权结构稳定,进而最大限度保证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可操作性的股利政策。适度股利政策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其基本前提是可操作性,即公司在财务决策时易于操作。其内容包含两层:股利规模的适度和股利支付方式的适度,当然更广泛的还包括股利支付时机的合理等,这里主要指前两者。目前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股利政策,实行适度股利政策应做到以下几点:
(1)应根据公司自身特点量身定做。
(2)应坚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应服从公司财务目标,最大限度地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
3.规范股利分配方案
规范股利分配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鼓励上市公司派现。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持有正确的心态,即通过投资股票获得现金股利收入的方式得到投资回报,从而纠正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倾向,有利于培育市场投资理念,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使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2)制止上市公司恶性派现。对于高派现的上市公司中存在大量超能力派现和大股东套现等恶性派现的状况,应予以制止,监管部门应明确对恶性派现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