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道德风险的催化及其防范(2)
2017-09-28 06:16
导读:2.利率市场化将催化由于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诱发的银行道德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的利率的上升使得高风险项目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企业面对利率的升
2.利率市场化将催化由于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诱发的银行道德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的利率的上升使得高风险项目变得更加有吸引力,企业面对利率的升高将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由此诱发企业的道德风险。大部分从银行获取贷款的企业都是国企,这些国企同国有银行一样有着相同的产权性质,作为政府的代理人可以分享成功的利益却不用分担失败的责任,政府却出于政治性目的对国企进行一次次的救助,使得国企同国有银行一样有着“不可能破产”的理性预期。理性的预期、自身较差的赢利能力及利率上升后的高负债率使得国企在面对利率上升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时变得极欲动心。同时,这些企业利用银行同样地想获取高收益的心理可以比较容易地申请到高利率的贷款。利率市场化为企业道德风险创造了催化条件,而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又诱发了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
3.利率市场化将催化由于缺乏硬性约束造成的银行内部各层次的道德风险。按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道德风险总括为三个层次:决策层(如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如总分行管理级员工)、经营层(如操作或执行人员)。在当前国有银行的产权体制下,由于缺乏硬性的约束,决策层追求高风险高利润项目却对经营中的风险只负极微小的责任,对下层管理层也缺乏严格监管,漠视管理层的违规行为。决策层的道德风险致使对管理层的约束也不强,管理层“迎合上意”,目标短期化,隐瞒不良业绩,同时对下层经营层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层的监督不到位使得处于银行底部的作为信息收集者的经营层将成为道德风险的高发层次,经营层有可能玩忽职守或为了自身利益等原因向上级传导了错误信息。于是道德风险在银行的层级链(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中一级级传导开。这一系列的道德风险行为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将被催化无疑。在利率管制放开之后,决策层面对竞争进行高息揽储将变得更加便利,企业则利用银行获取高收益的心理申请高利率的贷款,经营层人员可能为了一己之私未能向上传导贷款企业的真实信息,管理层对其的监督不当使得决策层得不到贷款企业的真实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及决策层又为了自身利益把贷款发放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最终导致银行一系列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道德风险的催化分析
我国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产权所有者的管理缺位,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入,现存的银行道德风险将更加被加重。而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监管体制以及银行内部法人治理机构尚不健全,利率市场化催化的道德风险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最终由道德风险造成的银行危机将演变成金融风险。因此,应针对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及利率市场化的催化作用制定防范对策。
1.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熏解决由产权所有者的管理缺位造成的软约束,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企业的道德风险都将被催化,而企业的道德风险反过来又将诱发银行道德风险,而对国有银行和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则可以从根源上防范银行内部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银行外部来自企业诱发的道德风险。(1)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对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可以完善委托——代理机制,解决由银行产权所有者的管理缺位造成的软约束。一方面股份制改造使得国家的主体角色发生改变,使其从以往的唯一所有者转化成为股东,建立董事会和总经理职位,明确各自的职责,消除了产权所有者的管理缺位现象;另一方面股份制银行严格按照股份比例行使权力,承担风险,成为独立运行的经济实体并以此为基础,充分提高银行资本运作的透明度,服从公司严格的法律规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银行经营市场化并独立承担经营中的风险,不再由政府承担风险也不再受政府的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从而达到从根源上防范银行内部产生的道德风险。(2)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由于国企同国有银行一样有着相类似的产权结构,产生的“不可能破产”的理性预期使其在利率市场化下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企业的道德风险又会诱发银行的道德风险。对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消除产权所有者的管理缺位现象,使得政企分开,经营市场化,独立承担风险,使其在利率市场化下不再因为理性预期而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从根源上防范银行外部来自企业诱发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