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空间分析(3)
2017-09-30 01:06
导读:三、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加快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三、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加快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达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全国财政收入为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增加4442亿元。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团险业务来说,支柱行业的日益发展,经济增量的不断扩充,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国外资本的不断涌入,民营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都为团体保险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保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3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43.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390亿元,同比增长49.3%,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35.8个百分点。 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也因此扩大了市场对团体保险业务的需求,为团体保险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改变滞后的市场现状是加快发展团体保险业务的客观要求 自1982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寿险公司就是从团险业务开始起步的,在这之后的10多年里,团险一直是寿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来源。1996年以后,随着个人营销业务的蓬勃发展,银保渠道的不断发展,团险业务在寿险公司的占比逐渐减少,2004年社会保障部出台《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使信托型业务逐渐成为主流,尽管这不符合国际惯例,但确实对现行商业补充养老保险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团体保险的长期业务处于急剧萎缩状态,到2006年已降低到17%左右,团体保险业务在低迷中徘徊。2004年底,外资寿险公司陆续进入国内团险市场,2005年,中意人寿公司就以200亿元的团体保险大单给团体保险市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团体保险因税收政策不到位及企业年金制度的出台而备受打击,在寿险市场的份额依然维持在20%以下,远远不及银保和个险渠道,其发展明显滞后于整个寿险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