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贯彻对外开放国策的思考与建议(2)
2017-10-01 05:57
导读:(三)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需要,要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政策。鉴于以往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
(三)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需要,要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政策。鉴于以往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银行对三资企业贷款审查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指导目录》,把利用外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先进技术、加快国有企业改造和促进出口结合起来。对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银行应积极支持;对低水平的重复引进则不予贷款支持。对某些大型项目应努力争取投资商所在国的政府贷款或买方信贷,或者组织国际银团共同为项目筹资,以分散风险。
(四)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银行要帮助企业对外商资信进行调查。多年来,我国有些企业信息不灵,缺乏国际商务谈判的知识和技巧,又急于求成,使部分合资企业成为外商推销二手设备、质次设备的场所,吃了大亏。其实,只要通过银行对合资对象和合资项目进行咨询和严格的多方面评估和考察,这种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五)外汇管理部门对三资企业用汇监管,既要做到通过严格监管防止套汇、逃汇,又要尽可能做到简化繁琐手续,方便三资企业的资金收付结算和银行对三资企业的收贷收息,这是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的。
二
我国业的对外开放速度比亚洲发达国家当时的开放速度快,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国。从1981年到1999年2月底,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机构已达191家,总资产达到360多亿美元,约占国内全部金融资产的2.58%;外汇贷款余额270多亿美元,约占国内外汇贷款总余额的23%;外汇存款余额48多亿美元,约占国内外汇存款总余额的5%。外资银行业务量在国内金融市场份额虽不高,但外资银行竞争力强,业务则是高速度。1997年同1993年比较,外资银行的存贷款余额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0.7%和60%,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三家中资国有商业银行年增长幅度分别仅为7.4%和12.2%。在上海,风险小、盈利多的国际结算业务,1986年中资银行占绝对优势,即占90%的份额,但到了1998年中资银行的比重竟下降到只占40%-45%。每进来一家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比重就要下降一个百分点。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中资银行的国际结算的优势正逐步丧失,这是一个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从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状况看,由于投资银行发展迟后,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金融体系处于长线商业银行、短线投资银行不协调状态下运转,严重不适应推进国民市场化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加快投资银行业发展已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比较来看,由于发展资本市场、发展投资银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还处于弱小的地位。1997年底,我国投资银行业总资产(系证券业,未包括信托公司中证券营业部)仅为2055.5亿元,只及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68228亿元的3%。弱小的投资银行业状况是难以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着重发展资本市场要求的。
根据目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出现的外资银行竞争能力强,中资银行竞争能力弱的态势,和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加快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现对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问题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与建议:
(一)今后对外资银行开放应重点开放引进外资投资银行和发展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弥补和克服我国投资银行业不足的不对称局面。我国中国银行已建立有“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建设银行建立有建行控股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组建有“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均可通向国际资本市场,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农业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更好为国民经济市场化服务,也要抓紧建立通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桥头堡”。金融主管部门还应允许我国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挑选一些大城市管理水平高的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同国外投资银行合资筹组一些新的合资投资银行,以及早13改变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迟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