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3)
2017-10-07 01:03
导读:(四)更新财务观念,加强技术培训,进步高校财务职员的信息治理能力 高校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求财务职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治理的方
(四)更新财务观念,加强技术培训,进步高校财务职员的信息治理能力
高校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求财务职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治理的方法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财务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开放,财务资料通过网络实现共享。财务职员应确立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理念,把治理工作建立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进到信息分析与利用、猜测与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应加强对高校财务职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熟悉到信息化建设对进步财务服务能力和学校科学治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尽快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治理能力,更好地推动学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应留意的题目
(一)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留意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在网络传递过程中, 财务介质电子化代替了传统的纸介质, 因而流通过程中重要的签章确认手段已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 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保障。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减少由于内部职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计算机病毒攻击所造成的危害,从制度上保证财务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加设防火墙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此外,要进步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尽量做到让非财务职员能够通过财务信息化服务系统便捷地获得、理解、使用财务信息,对重要信息、关键信息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二)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要留意与内外部监管机制相协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对任何组织来说,要保证其有序运行,内部的监管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在会计手工记账时代、计算机辅助核算时代以及财务信息化时代,内部监管机制涉及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有较大区别。高校在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时应结合本单位的组织架构,通过财务流程创新,让内部监管变得更加直接、简单和透明,更好地把握和控制,分散和化解各种治理风险。对高校来说,源自外部的监管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分、财政和审计部分等。一个开放且注重依法治校、内涵发展的高校,对来自外部的监管应该持欢迎态度。基于这种考虑,高校在构建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时应着眼长远,让其个体的信息高速路能够与外部监管部分的信息高速路实现对接,主动且实时接受外部监管部分的监视,降低财务差错与舞弊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政府部分的监管本钱,终极实现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与政府有效监管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徐广生. 试论高等学校财务治理信息化的建设. 广东产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 周勇. 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治理信息化的规划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2006,(6).
[3] 孟庆莲.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化——简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财务与会计,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