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基础建设问题探讨(2)

2017-10-08 03:18
导读:3、建立“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所有银行的管理体制都是总行、分行、中心支行、支行的垂直式领导模式,由总行统一负担盈


3、建立“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所有银行的管理体制都是总行、分行、中心支行、支行的垂直式领导模式,由总行统一负担盈亏,并统一对外报告,是集权制下的一个经营整体。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一级法人、分级管理”的体制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主流体制。但是,同一家银行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地理位置不同、环境不同,却用统一的制度进行管理、用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管理权距长,这种体制会造成普遍的“代理人”:代理人利用其信息优势,或隐瞒利润、虚报费用,或账外经营、资金体外循环,或消极管理、不负责任等。推行成本管理工作,既不能推翻这种分级管理体制,也不能坐视种种“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的行为蔓延。要解决商业银行由于“一级法人、分级管理”体制而带来的“代理人”问题,就要完善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检查制度,将成本管理会计信息与分级管理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结合起来,建立以成本管理会计信息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

4、强化利率——产品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国家取消对存贷款价格和存贷款利差的政策保护。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并且,随着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如何确定这些新产品的成本,也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外的商业银行通常还要求成本管理会计能够对客户的盈利能力给予和评价,以做出是否应该维持、增加或收缩与该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决策。可以看出,要使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必须完善对利率--产品的定价机制。可在确定责任目标和建立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内部各责任中心的资金有偿使用。可在国家利率政策框架内,以基准利率为依据,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考虑资金供需各方的利益,加上一定的毛利率,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二级分行为单位,统一价格制定办法,实行统一的价格体系,有利于各责任中心灵活调度资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制订或完善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制度
为保障成本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有效运作,我们认为主要应建立和完善以下基础性的成本管理会计制度。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也最终会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得到广泛的。因此,建立健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积累经验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对利率、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风险的管理。为了配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会计在加强预算控制、提高预测水平、强化成本管理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有关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流动性状况的信息,做好利率决策、信贷资产分配的辅助决策工作,将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工作成绩纳入业绩评价的范畴中。
上一篇:转轨与开放背景下中国外汇市场的演进:理论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