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融资市场发展(4)
2017-10-11 06:58
导读:第三,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健全市场功能,构建创投基金的退出机制。能够大量吸收过剩货币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于技术创新和开发的风险投资市场
第三,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健全市场功能,构建创投基金的退出机制。能够大量吸收过剩货币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于技术创新和开发的风险投资市场。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市场是一个智力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和市场,它的有效发展能够吸附大量的过剩资金。而且,创投市场的发展还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技术竞争力和科研水平,有利于中国逐步摆脱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四、结论
总之,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我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市场风险[J].中国金融,2007,(10).
[2]李扬,殷剑峰,刘煜辉.应归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J].中国金融,2007,(3).
[3]陈元.建设中长期融资市场 支持公共设施发展[J].中国金融,2007,(10).
[4]刘仁伍.流动性过剩的对策[J].银行家,2007,(2).
[5]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6]张仁寿.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考验智慧[N].南方日报,2007-07-06.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7]姜建清.金融生态——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EB/OL].www.cnfol.com,2005-11-04.
[8]许小年.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产物[J].财经,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