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均衡汇率最优决定研究
2017-10-12 03:3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人民币均衡汇率最优决定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的迅猛发展,汇率成为经济中一个主要变量,影响着一国的经济,被企业社会所广泛关注。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基本经济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汇率水平是否适当,对一国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汇率失调不仅会影响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导致国际经济失衡,损害一国的国际形象。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地估计和评价一国的汇率水平呢?实践得出,均衡汇率方法比较适合于对发展中国家汇率的估计和评价。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出口依赖很大,而人民币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明显正相关的促进作用。由于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因此,可以借鉴均衡汇率方法来估计和评价人民币汇率。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估计均衡汇率。
一、我国学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最早的均衡汇率理论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核心是:名义汇率的变动应与同一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动成比例,以保持实际汇率的稳定。也就是说,实际汇率(均衡汇率)是不变的,物价的波动可以通过名义汇率的波动抵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各国的实际汇率都在经常变动,这与购买力平价理论所宣称的实际汇率不变恰恰相反。后来一些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均衡汇率可能是一种动态的均衡,它会随着本国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FDI、经济开放程度等基本经济要素的变化而变化,按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汇率评估,可能会导致错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最早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John Williamson于1983年提出,这一理论为80年代以来的美元、日元、马克等货币之间的汇率协调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首先宏观经济均衡的核心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均衡:CA=-KA而经常项目(恒等式的左边)主要包括国内总产出(或总需求)Yd·国外总产出(或总需求)Yt、实际有效汇率q等。
FEER主要对基本经济要素进行了分析,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这些理想的均衡经济条件很难达到其理想状态,因此FEER测算的是标准化的汇率。FEER作为标准化汇率的特点并非是对该方法的否定,因为这仅仅反映了在优良经济条件组合时对汇率进行校正的目标。
(三)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ural Real Exchange Rate)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ural Real Exchange Rate,简记为NATREX)由JeromeL.Stein在1994年系统提出,其均衡状态可以描述为:I-S CA=0
其中,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CA表示经常项目差额。模型假设经常项目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而(I-S)是独立于汇率的,即实际汇率不影响(I-S)。只有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状态即基本经济要素Z和实际资产的存量保持不变时,NATREX才能恒定不变。由此得到均衡汇率由投资I、储蓄s、净资本流动(I-s)的存量以及基本经济要素Z来决定。在现实中,基本经济要素会不断发生变化,结果导致NATREX不断趋向新的均衡点。具体方程形式为:
(四)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理论(ERER)
Sebastian Edwards(1989)提出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模型。他的均衡汇率模型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中最显著的特征,例如,外汇管、贸易壁垒、平行汇率(通常指黑市汇率)等因素。Edwards(1989)第一个提出了可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理论(ERER),并对巴西、哥伦比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货币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发展,Elbadawi(1994)提出了更为科学的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理论(ERER),该模型在应用上更具合理性,得到的结果一般也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