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治理(3)
2017-10-14 01:06
导读:四、加强在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治理 在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治理上,跨国公司的自发性努力与具有强约束力的实施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从政
四、加强在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治理
在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治理上,跨国公司的自发性努力与具有强约束力的实施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从政府到民间努力营造一种公平守法、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完善执法环境
加强监督、环保、劳动等方面的立法,法律规定应尽量详细,可操作,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从而尽可能地将社会责任范畴的内容纳入到法律之中。要完善《劳动法》《工会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且建立健全的劳动仲裁制度、工资谈判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会组织来保障国家和职工的利益;而且应该健全和完善各专业技术领域的相关法规,这是加强对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的行为监管,敦促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 因为与明显的劳动用工等方面的违法行为相比,跨国公司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不道德行为以后可能会更加隐蔽、更加突出。除了惩戒性的规定,还应该建立以税法为核心的激励性法律规范体系,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对现有税法应该通过提高优惠数额 扩大税收优惠范围 简化办理手续等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使企业愿意更广泛更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切实保证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强对跨国公司生产经营行为的监控,及时纠错和惩罚不道德行为;为此,应加大法律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应该加强对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有关的各审批机构、合作机构、执法机构行为的监管,严惩各种腐败、违法的和不道德的行为。
2.加强消费者、民间组织和社会舆论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的监督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作为消费者和员工的个人应该加强守法和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的意识。民间组织也应该积极参与,为跨国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设计关于社会责任行为规范的制度框架,通过各种途径创建和丰富信息披露系统,增强企业在各类经营行为上的公众透明度,在技术上为有关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提供专门建议和支持。媒体应该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由于网络、报刊等媒体的存在,一个事件被曝光后很容易变得尽人皆知,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会直接加大企业轻视社会责任的成本,使跨国公司不敢轻易涉险,耐克“血泪工厂”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新闻等社会舆论的报道,消费者的起诉和抵制购买行为对修正耐克的社会责任行为起了很大作用。
3.应该倡导一种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国民心态
不能盲目信任跨国公司甚至放弃对跨国公司的监管。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内外资企业, 防止跨国公司借助一些“法外”的优惠钻法律的漏洞。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媒体和专家的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认识到反对跨国公司缺乏社会责任, 并不是排外; 对跨国公司疏于监管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双输的选择。特别是地方政府不能以放松监管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稳定的政治局面、良好的经济态势、广阔的市场潜力、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才是对外资吸引力最大、作用最强的因素。只有营造一个企业充分重视社会责任的环境, 才可能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对专门技术的研究
由于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涉及不同的行业和专业领域,这使得政府有关部门对跨国公司经营行为的监控标准和相关的法规的制定都涉及到各种专业性管理和专门技术,加强对这些专业性的管理和技术知识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改善政府的监管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政府从机构、人员、经费等多方面加强作为,包括:建立相关的研究和监管机构;为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提供经费支持有关的课题研究、为有关组织提供税收豁免或税收支付等,等等。这样才能对跨国公司的行为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跨国公司自身应该提高认识,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