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中期财务报告制度比较(2)
2017-10-16 04:44
导读:三、中期财务报告差异成因剖析 纵观会计的史,会计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变化,二是市场对信息需求的变化。由此决定了中期
三、中期财务报告差异成因剖析 纵观会计的史,会计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变化,二是市场对信息需求的变化。由此决定了中期财务报告的产生及对中期财务报告质量特征的具体要求。因此,会计环境是产生各国中期财务报告的根本原因。除坏境和文化背景环境因素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点。 1.股份公司发达程度。西方的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较早,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因而,中期财务报告发展较早且比较完善。美国钢铁公司于1901年首次发布中报,距今已有一个世纪。历经1934年证券交易条例的发布以及1945年、1949年、1970年美国SEC要求报送的多次改进,直到1973年,美国APB才发布了涉及中期财务报告会计计量原则APB28,1974年美国FASB又发布了对APB28某些段落进行修正的第三号财务会计准则FAS3. 我国的股份公司出现较晚,证券市场的真正形成至今才十多年,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因而中期财务报告的发展相对缓慢。我国证监会在1993年5月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治理暂行条例》及随后的《公然发行股票公司信息表露实施细则(试行)》中首次规定上市公司应提交中期报告,历经证监会多次修改,《公然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表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于2001年4月6日出台,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季度信息表露制度已经建立。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所有上市公司从2002年1月1日起应将履行这一义务。 2.上市公司的股份分布状况。美英两国公司的股权大多为广泛的公众所持有,比较分散,而公众要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依靠公司的对外财务报告。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公司的股份大多为国有股,资本比较集中,这就导致公司不很重视对公众提供十分及时的内部信息,财务报告揭示程度比较有限。 3.会计职业的发达程度。注册会计师和会计职员的素质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西方中期财务报告的完善与会计职业的发达不无关系。相形之下,我国会计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期财务报告的发展与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及公司职员对准则的内容缺乏正确理解,习惯于执行老会计制度那种陈旧的作法,缺乏会计政策选择的经验和良好的职业判定能力,妨碍了会计准则和制度顺利实施。为此,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增加了可供选择的会计,同时也要求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运用良好的职业判定来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公道性,并发表意见,这是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和分析会计信息的重要。
四、中外中期财务报告比较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证券监管机构一再夸大,证券市场监管要从控制风险转为揭示风险。按照揭示风险的思路,证监会鉴戒美国的经验,要求从2002年起全部上市公司同一实行季报制度,以便所有信息使用者都能及时、公平地获取信息。通过上述对比,有以下几点启示。 1.采用独立观是根据我国国情而定的。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期财务报告准则情况来看,侧重于采用独立观的国家或地区较多。不过,纵观各国准则的实际内容,很少有纯粹采用一种观念的做法,大多是两者的融合,只不过各有侧重。采用独立观或整体观,实质上是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权衡。我以为,在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信息表露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靠性应是第一位的,相关性应是第二位的。因此,我国采用独立观是明智的。 2.从报告及时性角度出发,我国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季报形式。不少学者通过实证,证实了中期财务报告猜测盈余的功能;同时发现不论净销售额、净利额,还是每股收益,中期猜测模式大体上都比年度猜测模式正确,而且第一季度猜测模式优于年度猜测模式,前半年猜测模式又明显优于第一季度猜测模式,即提供愈多季度的财务报告,猜测正确度愈高。因此,应要求企业适时地按季度对外提供中期财务报告。 3.充分表露和公允反映会计报表信息是本准则规定的最大特色。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简化中期报告,我国要求中期财务报告像年报一样面面俱到似乎本钱太大。我以为,中期报告应突出信息表露的重心,如重点表露中期销售收进、中期收益、中期现金流量等,其他重大事件可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公布,这样可减少上市公司编制中期报告的本钱,减轻其压力。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美国非常重视对分部信息的表露,这恰正是我国信息表露中的薄弱环节。另外,信息特征上还应夸大中期报告的猜测性。 4.重视对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减少虚假财务信息。“三号准则”可能出于审计本钱以及审计时间的考虑,并未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需经过审计,而是规定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除特定情形外,可以不经过审计。从已公布的近年来的中期财务报告来看,某些未经审计的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充分性都令人怀疑。我以为,有必要扩大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审计的范围,补充要求上年度审计报告为非标准无保存意见和上年度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也需经过审计,并鼓励对其他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也进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