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金融BPO的比较优势分析(3)
2017-10-17 06:36
导读:5.印度的住房与不动产成本因素也形成了相对的外包优势。诚然上海的商务成本在不断提高,但这也显示出上海乃至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更大的优势。上海
5.印度的住房与不动产成本因素也形成了相对的外包优势。诚然上海的商务成本在不断提高,但这也显示出上海乃至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更大的优势。上海拥有四通八达的海路、公路、铁路、航空网,便利的交通设施、快捷的通讯设施、充足的能源、动力设施及优质、高效的其他基础设施,为金融业的发展和运行提供充裕、便捷的载体条件,使上海与全国、全世界紧紧相连;而且良好的工作和生活设施有利于进一步吸引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及相关从业人员向上海聚集,加强人才优势;同时高效、完善、先进、创新性的基础设施,可以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金融中心的升级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质量与成本的取舍中,跨国金融机构会全面综合考虑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二)上海的比较优势
上海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国家优势,我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显示出勃勃生机,越来越多的跨国金融机构把其亚太总部转移到中国。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跨国企业布局中国市场,首先会选择上海,中国概念已经成为上海的无形资产。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会不为所动,在上海设立的亚太总部成为其接近市场的先锋部队,而跨国金融机构也可借此分散外包业务风险,可谓一举两得。而且上海自身就是一个经济中心,其腹地——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发展最快开放型最高的经济圈,强大的经济背后预示着对金融服务的强大需求,成为跨国金融机构在中国首先要争取的强势市场。目前上海的金融开放力度逐步加大,金融资源进一步集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跨国金融机构集聚上海,不仅带来了业务部门,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呼叫中心等后台部门也转移至上海。截至2006年3月末,有27家外资银行主报告行设在上海,主报告行数量占全国的2/3,并表全国113家分行,并表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并表资产的80%以上。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规模扩大,分支机构数量增加,其管理功能向主报告行集聚的趋势日益显著。2002年汇丰集团在上海设立全球业务数据处理中心,渣打银行在上海设立全国性的电话业务中心,德国商业银行上海分行接受其香港分行贸易单据审核业务的外包。这些亚太总部和后台中心的服务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国内,更扩展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这都为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其发展的良好开端。
中国大学排名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在外包业务方面落后印度5至10年,但后发优势明显,机会无限。2006年5月28日金融流程服务外包(BPO)研究中心在中国首个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上海银行卡产业园内正式揭牌,这意味着上海努力打造的金融流程服务外包中心正向前迈步,3-5年内这里将基本建成国内首家金融BPO产业示范基地。通过金融BPO业务把大量国际金融后台业务部门先行吸引到上海,与以陆家嘴CBD为核心的金融前台功能区呼应联动,届时上海成就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200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统计局,2006.2.8
2.于葵.金融BPO外包收藏版[J].数字财富,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