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企业财务战略治理(2)
2017-10-21 04:30
导读: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莱德.P.斯隆指出:“一个企业的战略性目标是赚取投资收益。假如在较长的时期内企业不能创造满足的收益,它将无法存在。
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莱德.P.斯隆指出:“一个企业的战略性目标是赚取投资收益。假如在较长的时期内企业不能创造满足的收益,它将无法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得以生存是一切收益的根本基础。而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能否维持生存取决于其赚取的收进能否补偿其付出的全部本钱。假如企业要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增长和发展,就必须使其赚取的收益在补偿其本钱时候能够有所剩余,一方面满足利润分配的要求,另一方面补充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事实上这也就是企业存在的本质意义,即要获得长期的盈利能力,为企业所有者及其相关利益群体谋求长期的收益。学者们提出的诸多企业战略的目标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着追求长期盈利能力这一中心而提出的具体目标要求,而且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战略目标也应该是长期协调一致的,因而无论具体战略目标如何制定,追求长期盈利能力都应该是企业财务战略治理不变的总的目标方向。 3 企业财务战略治理的本质——建立竞争上风
所谓的竞争上风是指当多个企业处在同一个市场中时,面对类似的顾客群,其中一个企业能够赢得更高的利润率,或者能够赢得潜伏更高的利润率时,这个企业就拥有了某种竞争上风。竞争上风应当满足三点要求,即首先必须具有独特性,其次必须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再次就是必须能够最有效的满足顾客需求。
企业战略实质上是企业治理者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针对一些重大经营题目制定的行动规划。而战略治理就是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计划,并治理、监视计划的实施,还要检验结果的动态过程。如上所述,企业战略的目标方向就是要追求长期的盈利能力,而从竞争上风理论可以看出,只有长期具有竞争上风的企业才能够持续获得比同行业更高的利润率,也就是说具有竞争上风就获得了长期的盈利能力,竞争上风是长期盈利能力的基础和根本。所以,企业战略的本质就在于不断的创造和变革以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上风。而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是协调一致的,这说明企业财务战略治理的本质也就是建立企业竞争上风,而且是治理、策划企业的资金全面围绕建立企业竞争上风这一中心来运营,完全为建立企业竞争上风服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4 企业财务战略治理重点——分析战略环境因子
企业的财务战略治理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其中,战略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是企业财务战略治理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在现在和未来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对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上风的那些关键性因素形成一个概观,它是属于猜测分析的范畴,是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基础,更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其分析的全面与否、深进透彻与否,猜测的正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的选择与制定,即影响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方向。因此,进行财务战略治理的首要重点必然应该是企业的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动力分析两个方面,可统称为战略环境因子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是一个“知彼”的过程,重点是行业环境分析,即分析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以及企业打算进进的行业的环境。行业环境具体包括总体市场因素、行业竞争结构等方面的内容。除了行业环境因素外,企业还需分析那些不被企业和其所在行业所控制但同样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因素,如社会技术进步因素、
政治法规因素、经济因素、金融因素等等。
企业内部动力分析是一个“知己”的过程,重点是企业的资源分析和能力分析。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动力,也可以称之为企业的内部环境。其中,资源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生产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关系资源等。能力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经营能力、投资能力、融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