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银行业的分业、混业经营(3)
2017-10-24 06:15
导读: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进入21世纪后,在国际银行业领域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正在缩小业务范围,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金融机
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进入21世纪后,在国际银行业领域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正在缩小业务范围,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金融机构。据提供的有关信息,“欧洲的施罗德集团(Schroders)2002年卖掉了投资银行业务,将公司的所有精力集中于资产管理,1999年10月,道富银行(State Street)将商业银行业务出售,专注于投资服务(如托管)与投资管理。2001年投资服务已占其总收入85%强。类似于道富银行大力发展投资者服务的银行还有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1999年将其从事资产相关业务的下属公司BNY金融公司出售)、梅隆银行(Mellon Bank Corp)、投资者金融公司(Investors Financial)等,金融界通常把他们称做信托银行(Fiduciary Banks),2002年9月中,这类银行的平均P/E为19倍,平均P/B为3倍,在专业化经营的金融机构中,还有专门从事金融担保的AMBAC金融集团、RADIAN公司、MBIA公司,专门从事支票业务的CHECKFREE公司,专门从事银行数据处理的SI公司,专门从事信用卡业务的美国运通、CAPITAOONE金融公司等,这类公司的特点是估值远远高于业务多样化的机构。”这种状况说明在国际银行业领域中出现了多元化与专业化并存的趋势。而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大体说来: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成为银行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指导思想。为此,银行业在展业中,必须个性化和互动化,注重个性化就是要针对每个客户不同的需要,“量体裁衣”,为客户提供能解,决具体的一揽子方案,这种方案需要利用原有的产品和服务,更需要对原有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使客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注重互动性就是要把银行与客户的关系置于较长时期的互助合作之中,而不是简单的一时一地一次性交易。因为这样不仅可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还能增进信用,强化契约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展业中注意个性、互动性要求银行的经营走向专业化。二是追求目标的调整。简单说来,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要看到,当代银行业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仅仅体现在增设机构,扩大金融产品种类上,而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的过程中,为此,必须集中精力和指挥在某一领域、某项服务上占据至高点,突出自己的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是会增大运作成本的。三是在多元化经营的状况下,未必每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质量都高,价格都便宜,正如“百货公司”,虽然门类齐全,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质量和服务上总是参差不齐的,在这种状况下,客户在消费金融产品、享受金融服务时,要付出较多的“参与成本”,因为要选择,要把握,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客户在消费时,与其去逛“金融百货公司”,不如去某种“金融商品的专卖店”。 传统的银行业务一般是指存放汇,存放汇业务不仅连续、经常、稳定,而且与客户的关系密切,如果要以客户为中心,求得与客户关系的互动,就不能削弱和放弃传统的银行业务,相反还应当强化和发展传统的银行业务,也就是重视将业务从简单的存放汇活动延伸到客户需求的多方面,或者说以银行的传统业务为基础提供多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