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有关问题探析(2)

2017-10-25 03:09
导读:2.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及相应措施。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机会和风险;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资产重组

  2.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及相应措施。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机会和风险;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资产重组所带来的机会与风险;开发新领域所带来的机会与风险,以及企业面对这些机会与风险将采取何种举措与对策。将企业面临的主要机会和风险及采取相应措施披露给信息使用者,能给人真实、客观和全面的感觉,可提高对外报告的可信赖性。
  3.预测性财务报告。它是管理部门在对未来经济条件和行为方案进行假设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进行预测的报告。预测性信息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但它对信息使用者仍有较大参考价值。目前,一些大公司经常提供对下1年度或未来期间主要经营活动和盈利水平等进行预测的资料。
  4.物价变动会计信息。一些国家(如英、美)在物价变动剧烈时,曾要求达到一定条件的大公司在按历史成本编制财务报表的同时要提供按一般物价水平或现行成本调整的会计报表,一些中小公司也自愿效法。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物价变动趋缓,补充揭示的强制要求被取消,但企业仍可自愿披露有关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如美国1986年发布的用以替代SFAS33的SFAS89《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中把“要求”改为“自愿”。
  5.内部控制报告。它是企业管理部门依据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后将结果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报告。在美国尽管SEC目前没有要求强制提供内部控制报告,但一些公司已自愿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如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andan K(1996)对1993年2221家公司年报的研究表明,有742家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比例占33.4%。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6.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环境保护信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部分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等信息的披露。如1976年美国《幸福》杂志对在其排名前500家的大公司调查表明:公布有关社会责任资料的公司达456家,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1%。198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出版了《公司报告》一书,鼓励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在传统报表之外增编增值表、职工报告等一系列社会报告。
  7.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和研发活动。由于企业的自创商誉、企业与顾客及供应商的关系等这些不可辨认、难以确指的无形资产在目前的财务报表中未能列示,企业可在分析报告中加以披露与说明,体现其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企业还可披露有关研发支出、现有成果及未来策略,说明研发活动带来的竞争优势。
  8.企业主要产品分析。好的产品和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披露主要产品的性能、顾客满意度;有关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以及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情况;有关产品可能改进和对未来供求状况的预测等信息。
  
  四、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披露的适当性。自愿性信息披露无疑会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但自愿性披露并不是无限度的披露,而应注意披露的适当性。从信息的提供方企业来说,提供过量信息会负担大量无效成本。从信息的需求方使用者来说,其需要信息的目的在于作出正确决策。因此,过多的披露信息,会使信息使用者过滤鉴别信息的使用成本增大,反而易使信息使用者无所适从,判断混乱,不便理解、掌握和接受,甚至还会产生误解。究竟何为“适当”,可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得到说明。所谓重要性是指当某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可能使依赖该信息的人所作的判断受到影响或改变,即该信息的重要性足以影响决策。根据重要性原则,对于重要的项目应从详披露,并加以重点说明,对次要项目则从略披露,做到主次分明、轻重有别,便于使用者有效使用。  2.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信息披露都将发生成本,但并非任何被披露的信息都将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收益。自愿披露的事项中有许多是与信息使用者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对这些信息是选择披露还是不披露,以及选择何种披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成本效益的比较。增加信息披露的收益包括:降低企业在证券交易中支付的交易成本,提高财务分析师和投资者对企业的兴趣,增强企业股票的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声誉和高层管理者的地位、利益等。其成本主要有:信息搜集和加工处理成本、报告与审计费用等确定性费用,以及因增加信息披露可能使企业面临法律诉讼或泄露企业秘密致使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而发生的或有费用的损失。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企业管理部门因在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具有决策权,就应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自愿性信息披露应在实现良好效应和预期的同时,能尽可能降低成本。成本效益原则应是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基本前提。
上一篇:国外政策性金融监督制度比较与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