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考察与选择(3)
2017-10-25 03:11
导读:(二)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策略。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尽快达到上市的条件和标准,必须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经营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策略。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尽快达到上市的条件和标准,必须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经营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1)按照建立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国有商业银行现已基本完成了省分行和省会分行的合并、精简营业网点等工作。接下来,还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内部管理、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自我积累、财政增资及发行长期金融债券等方式增加资本金。(2)充分利用市场和手段,采取多种形式消化、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要强化制度约束,减少国有商业银行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3)根据银行业的趋势,调整经营管理战略,加快创新步伐,改善运行效率,提高竞争实力。包括进行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和服务方式的创新。(4)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不断改进和内控机制,并使之更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稽核审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在内控机制中的再监督作用,保证内部管理措施和
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真正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2.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可以做如下整体安排:(1)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并不意味着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一起上市,可以先选择其中一家或两家上市。这里我们以自有资本最少的建设银行独家整体上市作为讨论对象,以中石化作为参照。建设银行实收资本转化为股份后,其股份额为851.15亿元,如果其占股比例与中石化同为55.06%,并且也仅拿出3.23%的股份通过A股上市,同时假定股票价格只有每股5元,则通过A股发行的股份为49.93亿元,筹资金额为249.66亿元,这一筹资额相当于1999年1月一2002年6月中国股票市场年均筹资总额的19%,平均相当于这期间18家上市公司总筹资额。如果建设银行自有资本不增加,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时上市,中国股市仍有容量吸纳建行249.66亿元融资规模。(2)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并不意味这家国有商业银行一定要整体上市。可以仿效中国电信的模式,采取分拆的方式先部分上市(包括部分机构和部分业务)。比如,可以先从比较好、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经营环境比较优越的分行开始,经过资产评估、股份改造后上市;再比如,可以先考虑某些具有独立性的业务上市(如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业务、国际业务等)。通过一定的,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多元的法人投资者因资产规模巨大、构成复杂所带来的困难;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因融资规模过大对市场的压力,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提供了可能性。(3)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并不一定要局限在国内的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可以考虑海外甚至国外的市场。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如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招商局集团持有的友联银行股份、中国银行(香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借壳上市等等。(4)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方式上,不一定要银行本身上市,可以由银行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由新设立的控股公司上市,借以达到上市的目的。一方面缓解了因资产规模庞大对股市产生强大冲击的困难,另一方面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后,剥离了一部分的不良资产达到上市标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样国有银行通过其控制的金融公司间接达到上市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引导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中国金融业的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