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因与路径选择(3)
2017-10-29 05:39
导读:(四)适度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由于美国金融体制结构的变化历程类似于我国,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可以借鉴美国
(四)适度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由于美国金融体制结构的变化历程类似于我国,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更具可操作性。金融控股公司这样一种全能银行的组织模式,提供了混业经营条件下降低潜在成本和提高潜在收益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从一些国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状况看,金融控股公司无疑是一国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的最佳切入点,它能够快速实现资源整合。同时,在市场竞争中,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协同效应和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优势。还有通过内设的防火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益冲突和关联交易带来的风险。
三.结束语
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是全能银行,或正在朝这一方向发展的银行。我国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以牺牲金融业的长期发展换取短期内的金融业稳定。但从长期来看,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混业经营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选之路。但我们要注意到,传统的全能银行,其典型特征是“包揽一切,万事不求人,触角无处不在”,这样的银行也要寿终正寝。未来的全能银行除了巨大的资本和多种多样服务外,它的“全能”还体现在具备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当丰富的经验上,体现在具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传统的全能银行实际上是“全而不精”,未来的银行类型将在银行业务中实现专注和杠杆效应,即专注型全能银行。因此未来的全能银行不是对历史的机械重复,银行业也并不是混业——分业——混业的简单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