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层收购的中外应用比较(3)
2017-10-31 02:28
导读:制度模仿: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 制度分为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及实施机制。MBO的正式约束的建立可以鉴戒外国的经验,从而降低MBO制度变
制度模仿: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
制度分为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及实施机制。MBO的正式约束的建立可以鉴戒外国的经验,从而降低MBO制度变迁的本钱。但是MBO制度移植并不像技术转让那样轻易,首先要对MBO的正式约束进行“修正”,使其符合我国国情,但是这种修正往往导致MBO的正式约束的内在不一致性,从而大大地降低MBO的正式约束所带来的效益。因此MBO制度引进面临一个“配套”的题目,其效率极大地依靠于其他有关制度安排的存在。
例如在MBO的实际操纵过程中,由于收购所需资金一般都远远超出治理层的支付能力,治理层往往只能够支付得起收购价格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能够支付的部分和收购价格之间的差额,就要通过借贷融资来弥补。国外MBO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垃圾债券融资,但在国内这几乎没有操纵的可能。首先,由于受《贷款通则》的限制,贸易银行不能对股权投资行为提供贷款,所以不可能通过银行贷款进行MBO融资。其次,国内对企业债券发行实行审批制,目前并不容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MBO。融资渠道的限制,使得收购资金来源成为企业进行MBO的最大困难。因此,融资所需的高本钱势必降低了MBO的正式约束所带来的效益。
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正式约束只有在社会认可,即与非正式约束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非正式约束由于内在于传统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如英美注重和鼓励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对个人财产的认可和保护等传统对实行MBO制度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MBO没有出现应有的制度变迁所带来的效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一种实施制度的环境和条件。如没有一个公然低本钱的MBO竞价市场,操纵过程信息不公然,黑箱操纵频繁,因此我国实行MBO制度变迁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资料:
1. 魏建.投资者保护视角下的治理层收购新理论[J.中国产业经济,2003(5)
2. 贺晓刚.治理者收购:国外现状、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产业企业治理,2002(11)
3. 段文斌,陈国富等.制度经济学——制度主义与经济分析.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