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如何加强社保基金财政专户治理(2)
2017-11-02 02:31
导读:(三)规范操纵,扎实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从全国社保基金案分析涉案单位包括基金治理所有环节,因此财政部分充分熟悉到,只有切实加强社保基金财政
(三)规范操纵,扎实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从全国社保基金案分析涉案单位包括基金治理所有环节,因此财政部分充分熟悉到,只有切实加强社保基金财政部分内部控制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基金的安全,这也是规范经办、治理业务,保证社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更是经办、治理职员的“自我保护网”。
另外,根据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特点,从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及时、系统地制定内控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着力规范经办业务工作,完善基金财务治理,优化操纵流程。将内控要求和办法嵌于业务操纵流程之中。建立岗位之间、业务环节之间相互监视、相互制衡的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切实进步了基金安全治理水平。同时,还重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对经办、治理业务各环节进行内部检查,并严厉处理违反内控制度的机构和责任人。
(四)坚持社保征管联席会议制度
多年来财政部分把召开社保征管联席会议作为一个沟通地税和社保部分的桥梁,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社保联席会议,解决社保基金征收、待遇发放、群众上访、历史遗留等社保题目。
(五)坚持对账制度
财政部分是社保基金治理的主体。多年来始终坚持建立和完善每月一次与社保、经办机构、地税部分、国库、贸易银行的对账制度,发现题目及时研究处理,防止基金被挪用或流失。
(六)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按照财政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规定,社保基金结余除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用度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它种类的国家债券。任何地区、部分、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它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增值方式主要是靠定期存款,而国家从2000年以后不再发行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种债券。为保基金增值蕉岭县财政部分只能在选择存期上做文章:认真研究国家金融货币政策,与各银行治理层多沟通交流座谈,认真测算,及时作出计划,根据多方面信息来选择存期,在国家政策宏观调控抑制通胀不断上调利率时本县多选择定期一年。在国家开始执行宽松金融货币风向标之初,本县选择定期三年。2009年通过认真分析国家金融货币政策,在利息最高时果断决策把到期定期一年大部分基金选择转存三年,做到使社保基金收益最大化。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七)强化教育,树立自觉维护基金安全的责任意识
多年来通过对社保基金财政专户治理职员开展遵纪遵法特别是遵守基金法规政策的教育,并作为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形成学习相关法规、政策、纪律的制度,运用维护基金安全的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利用违反基金纪律的案件进行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充分熟悉严格执行基金法规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法纪观念,牢固树立基金是社会保障的生命线、基金纪律是“高压线”的意识,自觉执行各项基金法规政策,遵守基金纪律,维护基金安全,克服麻痹、松懈的思想。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题目
(一)基金治理手段较为落后,协调难度加大
由于社保基金从征缴、治理到发放,涉及劳动保障、财政、地税、金融等多个部分及多个环节,有关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治理协调难度加大。在基金多部分治理体制下, 存在着财政、社保经办机构、税务信息不能共享;基金收、支、管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不够顺畅等题目。 (二)信息化建设滞后,监管效率不高
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障部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通用性强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操纵系统,致使社保、地税、财政等部分之间有关财务数据、信息传递缓慢;各部分之间的对账制度尚未有效地建立起来,因而经常会出现同样一个数据,三家差别较大,甚至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也无法及时、正确地打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