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探讨(3)
2017-11-05 01:34
导读:(2)是要适当的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比例。在很多城市,失地农民由于身份的转变而要承担更多的消费支出,同样的东西由于土地的失去而使得他
(2)是要适当的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比例。在很多城市,失地农民由于身份的转变而要承担更多的消费支出,同样的东西由于土地的失去而使得他们的生活成本迅速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比如月160元,是不一定能够真正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的,届时政府要从别的渠道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与其在未来某一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来解决同样的问题,不如在制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发放的时候适当的提高发放的标准,一次性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当然,这也要根据各个地方财政的实力而决定。但是,高额的土地转让增值收益应该是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补偿的。
(3)要适当健全我国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的建设。以法律的手段来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对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金、失地农民的养老及就业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防止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等。法律的健全有利于真正保证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4)除了政府要有所作为外,商业保险机构也应该顺应形式的发展,适时推出适合失地农民的险种,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家庭养老依然是失地农民养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注重德教,注重对青少年尊老爱幼的教育,培养失地农民的子女使其有一定的生存及发展能力,真正使得失地农民可以做到安心养老。
总之,各地区的政府应对自己辖区内的失地农民有足够的关注,并制定出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真正从失地农民的角度出发,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等问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28省(区)失地农民
调查报告[J].国家统计局,2003.
[2]@高勇.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活[N].人民日报,2004223.
[3]@沈兰,高忠文.“土地换保障”的两张养老保险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2007,(5).
[4]@吴瑞君.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离土农民的安置和保障问题的研究[J].社会科学,2004(4).
[5]@莱跃进.让失地农民生活就业有保障——苏州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安置情况的调查[J].社会保障研究,2004,(8).
[6]@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