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2)
2017-11-16 06:30
导读:在以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职能中,大多以事后的,以资料和财务收支为审计对象,而不能前瞻性地消除错弊隐患。这种传统的审计模式关注对账目
在以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职能中,大多以事后的,以资料和财务收支为审计对象,而不能前瞻性地消除错弊隐患。这种传统的审计模式关注对账目和交易行为的检查,而不是基于风险评估。因此,审计人员被看成是银行内部的“秘密警察”,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工作方式,往往受到被审计部门的抵触。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宽,这种传统的审计观念和方式就不再适宜了。内部审计的职能逐步拓展到提供建设性服务,找出薄弱环节并寻求改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银行业务,必须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信息。
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机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内部审计的职能已经从关注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财务控制的合规性,转向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内审职能的变化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在公司治理领域形成的分权管理架构促使企业更加关心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银行高层迫切需要对影响效益与管理的一切因素进行客观评价与深入,促使内审职能突破传统的会计报表与财务审计范畴,进一步扩展到更高层次看待与评价银行各类业务活动,以协助管理层改善经营思路,提高经济效益。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要求内部审计从增强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效能着眼,为银行的高层和经理人员提供实现经营目标所需的咨询服务,以改善经营。三是银行经营业务的复杂性和组织结构的变迁所引发的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内在需求,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自身目标定位、工作理念的转变及其对提升企业价值的贡献密不可分。四是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日益临近给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朝着更加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提升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大学排名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依赖于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结构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促进内部审计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促进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完善,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关系及责权利划分,促进不同机构之间建立起的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同时,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也是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三、重塑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若干建议
内部审计观念的核心是,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并且为组织的战略目标提供咨询服务。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该与职能部门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发现业务领域的错弊以及风险隐患,其实际与潜在,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内审人员应当成为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战略经营目标的贴心顾问和得力助手。
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现代环境下应该重新构造管理模式和职能定位,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确立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组织地位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过去将内部审计作为对银行行长负责的监督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向银行行政一把手或总师报告。内审人员的组织地位不高,权威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公司管理层蓄意操纵财务报告,即使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无能为力。因此,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应有的监督作用效果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改变内审部门的组织设置,成立独立于各管理层级的内审部门,将其置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职能上对董事会负责。同时应赋予内审部门对所有职能部门和个人进行审计的权限,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结论和建议能得以有效执行。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仅是防止、发现、改正下级员工的舞弊和差错,它应该是一个整体结构,包括防止、发现和纠正管理人员舞弊、监督管理人员的体系。总体来看,内部审计的职责是以财务类问题为主,但是不能就财务而财务,仅仅停留在财务问题上。因为财务是公司经营的一个综合的反应和结果。内部审计部门职责的有效完成,需要其深入到银行经营业务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