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经济对企业融资的影响(2)
2017-11-19 04:52
导读:官方言论 虚拟经济是构建在社会信用基础上的价值体系,信念、预期、偏好等因素都会对虚拟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政府作为国家最具权威的组织,其公
官方言论
虚拟经济是构建在社会信用基础上的价值体系,信念、预期、偏好等因素都会对虚拟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政府作为国家最具权威的组织,其公然发表的言论将对投资者产生最直接影响,而这将会对企业融资产生直接影响。我国股票市场自创办以来,更多体现出“政策市”、“消息市”的市场特征,而与实际经济运行相关度不大。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言论和政策会对股市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如1992年的***的促进股市发展的言论使得股市迅速扩张;而1994年政府的高速扩容的政策以及整顿金融秩序的公然言论使得股市陷进历史最低点;1999年的“5·19”行情就是由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引发的,从历史数据中得知,1999年的企业直接融资在当年的融资额比重是最大的。可见,政府的公然言论可使企业融资状况发生很大的变化。
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市场中企业的融资策略
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市场表现为资本量庞大、法规完善、各类金融工具品种齐全,企业在这样的市场中,融资策略将显得更加的重要。目前,我国企业外部融资包括直接借款、上市发行股票,以及较少的企业债融资。下面就融资策略进行探讨。
公司上市融资的策略选择
我国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筹资主要依靠于普通股融资,这并非是最佳选择。从企业角度来看,首先,普通股发行用度高、审批复杂,对企业监管也较严格;其次,发行普通股,会引起公司控制权流失,当投资者采取“用脚投票”时,会引起公司股价波动,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再从投资者角度分析,投资者在投资之前,经常会面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规避这类风险,投资者只能增加本钱以获得有效信息,同时对经营者行为加以监视;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股利,或是股票交易中的逾额收进,而往往所分得的红利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股息是企业的税后支付项目,投资者取得股利时也必须纳税,存在“双重纳税”题目。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投资者可以投资企业债,即可节约监视本钱又可获得固定回报,在公司面临破产时,也享有事先赔付权。从筹资角度来说,由于债务融资可以利用财务杠杆进步企业的自有资金使用率,企业也不会由于融资导致治理结构的变化。但是企业发行债券,会增加债务风险,当经营状况不佳时,会加速企业的破产倒闭。
发行优先股融资,实际上就可以解决以上两者矛盾。优先股固然是股票的一种,但它同样具有企业债的性质,它一般有固定的股息率,持有者享有股息优先权,剩余财产优先分配权,不享有公司事务的表决权;但它无到期日,比企业债优越,却具有可赎回条款,公司在财务盈余时可对优先股赎回,这样公司就可以自由地调节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控制力并不会由于优先股融资下降,因此它比债务融资风险小得多。通过对优先股的改造和创新,可使优先股具备可转功能,如转为普通股或企业债,也可进行逆转换,将普通股转为优先股等,这对我国的国有资产减持具有鉴戒意义。
资产的证券化
资产的证券化就是将一组活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组合,使其产生的现金流收益稳定,并能预计今后保持稳定,再配以相应的担保,把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活动的债权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证券化过程,正是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它有如下特征:
与抵押贷款不同。公司破产后,被证券化的资产能在法律的保护下与融资方分离,使投资者有优于债权人的权利。
与债券融资不同。资产证券化是以金融资产的信用作为担保,而并不是以融资者的资产、信用为担保,这样所依托的是特定实物资产。
与项目融资也不同。项目融资是以未来项目所带来的现金流为标的抵押物,项目本身就有风险,其产生的未来收益也是不确定的,而资产证券化是以已经产生稳定收益的现金流作为抵押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