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运行的投资风险分析(3)
2017-11-21 03:53
导读:三、发展QDII的政策建议 QDII政策的推出是着眼于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利益。QDII这项创新,对于完善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平
三、发展QDII的政策建议
QDII政策的推出是着眼于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利益。QDII这项创新,对于完善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建设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均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升值只是一个短期因素,对于QDII的长期发展来说,不应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使QDII真正成为中国打开国际金融市场的钥匙,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增强QDII的综合能力。QDII要在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必须增强其综合能力。
(1)提高QDII机构的经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大多数QDII产品而言,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风险是其无法回避的固有缺陷。在国外,投资者可以利用外汇期权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而我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样就只有通过产品设计来规避汇率风险。设计合理的QDII产品,增强QDII机构的经营能力。
目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采用开放式基金的设计模式,允许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申购或赎回,提高产品的流动性,借以降低汇率风险。此类产品对于普遍缺乏流动性的QDII产品的设计来讲是项创新,其规避汇率风险的设计理念是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汇率的预期,随时赎回该产品,通过增加流动性降低汇率风险。当投资收益随着持有产品的时间增加而增加时,人民币的升值将使得投资收益不断减少,投资者面临着两难境地:赎回产品的时间过早不能取得相对较高的收益,持有时间过长又要面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收益率的条件是要对汇率变动有较准确地把握,并恰当地选择产品赎回的时机。二是通过远期结汇,预先锁定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此类产品规避汇率风险的机制并不复杂,就是通过远期外汇市场锁定产品到期时的汇率来避险,只是锁定人民币升值的成本将由投资者承担。这种预先锁定损失的做法虽然可行,但是由此将导致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下降,从而在收益率方面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降低。第三,利用同产品收益表现相连的汇率风险规避机制。该类产品利用了人民币升值锁定回报机制来规避汇率风险,即将每一季度的最高汇率与上一季度的最高汇率进行比较,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5%,则该季度汇率风险就锁定为2.5%,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低于2.5%,则以实际的人民币升值率来调整汇率风险。事实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比率每季度一般不会超过2.5%,也就是说此款产品可以完全规避投资期内的汇率风险。另外,金融衍生产品是国际市场提供的重要的避险工具,QDII机构必须尽快熟悉境外资本市场的法律规定、市场的运作规律,要学会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中选择合适的产品,利用国际市场提供的一些避险工具,借助金融产品交易的方式来防范风险,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建立与国际化市场相适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风险控制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完善的实施机制,尤其要处理好风险控制部门与投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类金融机构必须在投资风险与投资回报之间找到平衡点,争取做到风险可察觉、可衡量、可控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投资的额度、机构投资的方式,到投资的范围,进行合理的调控,增强QDII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2)积极培养国际型金融投资人才。具有境外资本市场操作经验、熟悉境外资本市场各种金融工具、具有与境外市场中投资者沟通能力的人才是QDII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尽快通过吸引国际型人才和加强在职人员培训等途径扩大国际型金融人才的队伍,系统地培训在岗人员,使其尽快熟悉和精通国际投资业务。另外,可通过引进境外机构组建中外合资投资公司,加快成立更多的中外合资基金,引进国外成熟的投资经营理念、良好的运行机制以及国外投资机构先进的投资管理经验和投资技术,使中国投资机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国际投资的运作模式,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水平,利用国外投资机构的业务渠道,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境内投资机构的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