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银行财务治理的差异分析(2)
2017-11-28 05:54
导读:四、财务治理手段的差异 1、西方银行普遍建立了治理信息系统,国内银行还处在探索阶段。 治理会计、本钱治理、资产负债治理都需要治理信息系统的支
四、财务治理手段的差异 1、西方银行普遍建立了治理信息系统,国内银行还处在探索阶段。 治理会计、本钱治理、资产负债治理都需要治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先进的财务治理方法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治理系统来支持,目前国内银行的技术气力大部分都投进到新产品的开发,治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提供更多有用的数据,也就不可能实现本钱收益的实时监控。 2、西方国家有活跃的市场和金融机构享有的自主定价权,而国内金融市场不够活跃,银行在利率和收费等方面实行较严格的价格管制西方银行的财务治理是建立在西方国家比较健全的金融市场之上的,资产负债定价、中间业务收费由银行自主决定,利率风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工具来实现套期保值,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保险业务,这些条件都为西方银行进行本钱治理、资产负债治理等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我国由于利率和收费还在管制时期,金融衍生工具还处于阶段,监管当局对银行实行严格分业治理,在这种金融环境下,财务治理还缺乏一定的手段。
五、财务指标的差异 的贸易银行和国际化贸易银行在经营状况上到底有多大差距呢?国际通行的“骆驼评价”(CAMEL),是从资本状况、资产质量、治理水平、盈利状况和资产活动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考虑篇幅关系在这里只做三方面的比较。 1、资本状况。 贸易银行作为高财务杠杆率金融,充足的资本和公道的资本结构是维护公众对银行信心的基本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承受各种损失和风险的“缓冲器”。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2001年新资本协议夸大,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充足的资本储备是银行风险治理的第一支柱,包括信用、市场和操纵风险的最低资本充足要求仍然为8%。 西方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达到了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均匀在10%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大于5%,其中全球最大100家贸易银行资本充足率最高11.4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78%,日本略低。 我国银行业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股份制贸易银行较高。但我国银行的资本构成基本上是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很少。 2、资产质量。 银行资产质量好坏直接反映银行经营的安全程度,并直接到银行盈利的多少。我国贸易银行的资产质量距西方银行有较大差距,其不良资产水平高于国际同业,提取呆坏账预备金严重不足。资产质量差是造成我国银行财务状况不理想、盈利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3、盈利性。 盈利性是财务指标的主要。不论是均匀资产收益率,还是均匀股本收益率,我国银行业与西方贸易银行有较大差距。从收进结构来看,我国贸易银行的收进来源主要是利息收进,其他营业收进与均匀资产的比例远低于西方银行。据统计,西方银行中间业务利润占整个银行业总利润40——60%,而我国银行不到10%。本钱收进率国内银行远高于西方银行,本钱治理还有待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