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3)
2017-11-30 06:47
导读:3. 按照DT大小分类。从表2发现,随着DT增大,多元化程度逐渐增加的同时,经营业绩先提高后快速下降,笔者认为是一方面过度的跨行业会导致经营风险的
3. 按照DT大小分类。从表2发现,随着DT增大,多元化程度逐渐增加的同时,经营业绩先提高后快速下降,笔者认为是一方面过度的跨行业会导致经营风险的加剧,另一方面进行适度的多元化经营的确会提升企业的业绩。
从以上的结论来看,多元化程度与公司经营业绩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在此将进行相关分析,试图找到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大小。
(二)相关分析
在相关分析中,笔者采用可持续发展体系中指标三年的平均值来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小的依据。采用的相关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双变量相关分析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Kendall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以DU、DR、DT作为自变量,12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用软件SPSS12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
将表3中的在a=0.05水平上通过两项或两项以上相关性检验的有显著性相关的因素(正相关用“+”表示,负相关用“—”表示)列出来,结果如表4所示。
1. 从相关多元化程度和不相关多元化程度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来看,相关多元化只与三项可持续发展指标相关,而不相关多元化却与八项可持续发展指标相关,说明不相关多元化的影响要大于相关多元化。
2. 从衡量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大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成长能力来看,与多元化程度较为相关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用来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几乎与全部多元化程度变量负相关,而衡量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比率与DU和DT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多元化程度对公司经营能力的影响较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 从相关性的正负和大小来看,多元化程度除了与资产负债比率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以外,其余全部为负,这说明多元化程度与整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是表中列出的相关性数值最大的为-0.166,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多元化程度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无关多元化的负面影响更大。鉴于此结论,上市公司在选择经营战略模式时应考虑以下两点:
1. 由于多元化程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应当减少涉入行业的数量,最好能进行专业化经营,集中精力发展于公司最熟悉的领域,通过实施企业整合策略,实现行业内的成本优势;在该领域内提高产品的品牌认知度,更好地满足该领域顾客不同层面的需求,增强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壮大公司主业,赢得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2. 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应选择与主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使其能成为主业有益的辅助,这将有利于企业发展广泛的业务组合,充分享受企业现有的品牌及营销网络等资源优势,捕捉更多的盈利机遇。新近行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带动主业业绩的同步增长,另一方面能化解单一经营所面临的行业风险,以保证公司经营的平稳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实行多元化战略后,企业应当控制各行业的资金分配,同时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和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只有这样,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胜算才会更大。否则,盲目多元化扩张只会使企业偏离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不仅原有的优势遭到削弱,在新领域又落入“多元化陷阱”,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实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参考文献]
[1]Weston.C.R..A Diffusion Index for Australian Business Cycles. Economic Record [J]1970,(46):384-392.
[2]Himmelberg, C., Hubbard, R.G., Palia, D.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the link between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1999,(53):35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