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目标与供求题目研究(2)
2017-12-03 04:48
导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第11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治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第11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治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治理的需要”,被以为是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但对这一表述理论界以为还不够完备,过于概括和笼统。以为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无法对实践进行指导”。
财务报告是一种商品化的社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双方的相互制约、作用,决定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而财务报告目标则决定着其所要表露的信息的质量,尤其在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影响着证券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着很多“噪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令人堪忧。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的供求分析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的需求者及需求内容
英国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以为,财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是那些无法直接从报告主体获得信息的相关利益团体,包括现有的和潜伏的投资人、债权人、职工和业务相关单位。对于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该报告引用了两种表述:其一以为使用者至少需要公司为业主、职工和债权人创造盈利的能力以及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偿债能力的信息;其二以为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可概括为:有关衡量企业目标执行情况的信息;有关企业现有财富的信息,以便与过往的业绩进行对比并了解企业财富变化的原因;有关企业未来发展计划及未来发展计划的可动用资源方面的信息。
美国
会计学会(AAA)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将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区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治理职员,其中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和潜伏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股票交易所、政府机构、顾客和其他人士或组织,也包括这些使用者的代表,如证券分析者、同业工会、资信评估机构和工会领导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提出:企业财务报告应提供给现在的和潜伏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需求者作出公道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信息、提供给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需求者用以评估来自股利或利息以及来自出售或到期证券、贷款等预期现金收进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提供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引起这些资源和其所有权发生变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的信息,提供关于企业如何获得并花费现金的信息,关于企业举债和还债的信息,关于资本交易的信息,关于可能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信息,提供关于企业治理当局在使用业主所委托的企业资源时怎样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提供对企业经理和董事们在按业主利益进行决策时有用的信息。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对会计信息需求者及其需求的论述为: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提供者以及他们的顾问关心他们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他们需要信息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应当买进、持有或卖出。股东们还关心帮助他们评估企业支付股利能力方面信息。雇员。雇员及其代表性组织关心有关其雇主稳定性和获利能力方面的信息。他们还关心能使他们评估企业提供报酬、退休福利和
就业机会的能力的信息。贷款人。贷款人关心那些使用他们确定自己的贷款和贷款利息在到期时能否得到支持的信息。供给商和其他贸易债权人。他们关心那些能使他们确定欠他们的款项在到期时能否得到支持的信息。顾客。顾客关心有关企业延续性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当他们与企业有长期性联系或依靠企业时。政府及其机构。政府及其机构关心资源的分配,因此也关系企业的活动。为了治理企业的活动、决定税收政策和作为国民收进等类似统计资料的基础,它们也需要信息。公众。企业以各种方式影响公众的成员。
我国会计学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分为三类:一类是国家宏观调控部分或者机构,主要包括财政部分、税务部分和证券监管部分等;二类是投资人和债权人(主要是投资人);三类是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或者国有股占主导地位(可对该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企业中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