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融资偏好下的资产融资选择(3)
2017-12-05 01:52
导读:对企业解决融资渠道题目的意义 资产融资作为一种信用活动,其偿付的基础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资产直接可用性导致的重置价值;其次是资产运用能
对企业解决融资渠道题目的意义
资产融资作为一种信用活动,其偿付的基础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资产直接可用性导致的重置价值;其次是资产运用能够获得的未来收益的折现值。资产融资最初的运用主要依靠于有形资产本身的重置价值,随着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资产融资的价值来源逐步由有形的资产重置价值(称为第一类资产价值)向无形的预期收益折现价值(称为第二类资产价值)拓展,比如某企业拥有汽车这一实物资产,它以前只能通过变卖汽车获取资金,现在可以以汽车运营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来融资。伴随着这一思路的转变,各种新的融资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如为确保产生预期现金流的资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发展的“风险隔离”技术;为确保预期现金流的可实现性而发展的“信用增强”技术,这些技术最后成为了此类融资的标准做法,推动资产融资进一步标准化为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作为资产融资的高级形态,带来了整个融资技术的进步。资产融资的发展使得很多原先不能满足的融资需求得到了满足,原先被闲置的资产价值也被充分利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无疑是效率的进步,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融资空间的大幅进步,对传统融资渠道下产生的融资困境的解决有着直接的意义。此外,资产融资也因其作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方式以外的表外融资方式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需求企业,有着充足的需求和供给,也就是说资产融资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待开拓的融资市场。
对企业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意义
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融资困难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投资回报低下。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融资冲动及重融资轻回报现象在根本上削弱了股市资金循环的正常机制,形成了“股权融资市场回报低下导向股权市场融资困境”和“股权市场融资困境加剧融资市场回报的低下”的恶性循环。因此,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机制角度看有必要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题目纳进融资选择的考虑当中。
中国大学排名 资产融资基于其资产信用相对硬性的信用约束而能对融资企业有较强的资金使用约束。资产融资不同于股权融资下股东群体对上市公司的软约束,上市公司由于能融进不需回还的资金而热衷于融资而对资金使用疏于重视,资产融资中融资的全过程与其资产的质量和效率紧密挂钩,资金提供者提供资金是着眼于资产回报的实现可能性和效益,这种机制无疑对企业提升资产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资产融资也有别于债务融资,在表外融资的条件下避免了企业负债状况的恶化和财务风险的发生,而与此同时企业资产在质押状态下对企业的约束感又能起到负债融资机制下对企业运用资金过程中产生的谨慎态度和效率鞭策。
参考文献:
1.王稳.行为
金融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柳钦,曾庆久.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及其调整.福建经济治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