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思考(2)
2017-12-06 02:45
导读:(一)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从目前来看,企业所反映的很多问题与经济金融的外部环境有关,最主要的问题包括:一是企业有效抵押
(一)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从目前来看,企业所反映的很多问题与经济金融的外部环境有关,最主要的问题包括:一是企业有效抵押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主要表现为改制企业土地、房产两证不齐全。二是抵押评估中介收费高、担保基金运作不到位,担保机构自身资信等级低、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三是中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等特殊贷款的税收优惠和监管豁免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四是金融债权的司法环境、信用环境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居民企业的守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受宏观调控影响,银行信贷项目储备不足
受宏观调控影响,钢铁、水泥、纺织、房地产等行业及其关联企业、开发区、大学城等受到严格控制。种种因素导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业务拓展上顾虑重重,项目储备不足,严重制约了银行支持未来经济发展能力。据江苏某省级分行反映,该行目前的项目储备仅为2004年同期的一半,其他银行也反映有类似情况。 (三)受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影响,企业资金较为紧张
一是商业银行在执行总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对限制性行业基本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中,普遍采取信贷维持和退出的政策,造成了部分企业信贷规模的收缩。二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新的消费增长点不足的影响,企业出现利润分化加剧和两项资金占用快速上升的现象。三是在宏观经济上升期间,部分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过于乐观,投资规模盲目膨胀,在技改和产能扩张中普遍存在短贷长用、积累不足和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超出了企业的贷款承受能力,加大了资金供给矛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金融体制改革的阵痛,对江苏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处于紧要关头。金融体制改革在增强金融机构活力、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改革也对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产生了一些暂时性的影响。一是商业银行大力推行扁平化管理,贷款审批权限逐级上收,风险责任追究加强,而相应的正向激励机制尚未同步跟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线信贷人员的主动营销积极性。二是监管机构不断强化外部监管,强调资本充足率约束,客观上制约了商业银行贷款扩张的能力。三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短期内,金融监管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监管结论互相认可机制尚难以完全建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能会牵扯商业银行的部分精力,也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贷款投放进度。 三、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是树立大金融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要继续支持江苏省内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进一步创新和转换机制;城市商业银行要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服务;农村信用社要抓住改革的契机,运用好中央和地方的改革配套政策,真正成为立足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要按照公司制要求加快改革;要加快证券、保险业改革,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激活民间资本,引导好社会投资。二是充分利用信贷政策,加强利率风险定价工作。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已经非常明确,商业银行应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之后的利率风险定价工作。
(二)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不断改善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共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帮助当地金融机构消化历史包袱,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后劲;帮助中小金融机构做好增资扩股工作,壮大资金实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切实提高企业抵押能力和社会担保能力,解决好企业土地、房产两证不全的问题,规范登记、评估收费行为,完整、准确地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创造有利于银行扩大信贷投放的外部环境。二是进一步构建完善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信用环境。要继续推进江苏省征信体系建设,抓紧制订配套措施,积极推动信用中介组织建设,打造诚信江苏,为金融业的发展和高效稳健运行提供保障。要遵循金融运行规律,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工作,允许金融资源通过市场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适度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基础。要改革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方式,建立市场化的考核干部机制,使地方政府将除GDP之外的如经济增长方式和质量、公共服务和环境、市场秩序和制度建设等社会均衡发展状况纳入标尺之内,减少对金融资源的非市场控制,改善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