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券商发展思路的探讨(2)
2017-12-06 04:46
导读:(三)购并业务作为新的利润来源,行业特长将成为竞争要素 随着国有的战略性重组和购并浪潮的展开,上市公司和国有对券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券商还
(三)购并业务作为新的利润来源,行业特长将成为竞争要素
随着国有的战略性重组和购并浪潮的展开,上市公司和国有对券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券商还仅仅依靠自身背景或通过走后门、拉关系、吃吃喝喝争取业务,不提高业务档次和水平,将会越来越受到依靠专业优势进行全方位服务的券商的威胁。以购并策划、资金债务管理、项目贷款和投资咨询为主要的真正的商人银行业务必将成为21世纪券商竞争的主战场。这要求券商在提供传统的承销服务的同时,还需协助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提供投资咨询和管理、企业诊断、项目融资等全方位的高智能服务。
1998年的证券市场购并活动如火如荼,沪深两市共有476家公司进行过或大或小的资本运作,重组事件达925起,但其中却鲜见投资银行家的身影。其中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购并活动本身的非市场经济因素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券商缺乏专业的人才储备,特别是缺乏对一些行业特别精通的专家,大部分投资银行的并购顾问都只是狭义并购专家,即只对并购业务本身十分了解,但对涉及并购公司所在行业却知之甚少,因此写出来的建议和方案难以引起企业的强烈兴趣。
美林证券购并业务迅速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和吸引行业专家对形成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人们一般都认为人际关系在并购业务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但美林证券在经过调研后发现,客户对并购顾问的最终要求是提供可以真正帮助他们拓展业务的建议和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创新建议,如何种产业和产品应被重视,购买什么企业能加强他们的主营业务等。因此,美林证券以重金充实了行业力量,行业专家横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业。正是基于他们行业方面的特长,他们提供的建议往往高人一筹,因此赢得了像百事可乐、卡特彼乐这样的大公司的业务。1993年美林的并购业务只列在全美
排行榜第八名。经过5年的努力,它终于在1997年成为全美第一。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观察我国现时的投资银行业务,同当地政府官员的人际关系是业务成败的关键。随着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和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观念转换,资产重组将从单一追求二级市场效应或为应付某些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的“长官意志”到真正从实际出发,从公司发展角度来考虑;而企业对现有投资银行业务的要求也不仅停留在熟悉一般投行业务上,行业方面的实力将成为衡量券商投行业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四)经纪业务软扩张,研发力量是支撑
经纪业务利润是稳定的利润来源,在形势较好的情况下,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30%左右,而在大势低迷时,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因此该业务不仅是经纪类券商生存发展的支柱,而且也是综合性券商不可忽视的利润源泉。今后券商经纪业务的扩张不应再像以前一样单纯通过收购营业部的方式,而应走一条软扩张之路。“在经营客户资本的基础上经营客户”,将成为今后经纪业务应当坚持的经营方针。
随着市场风险的加大和投资理念的改变及投资实力的增强,个体投资者对信息咨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预测大盘或个股短期动态走势、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信息服务,而会更加注重宏观基本面、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基本面的服务。通过咨询服务或投资理财服务,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就是所谓“经营客户资本”。在经营客户资本成功的基础上,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加盟,从而达到“经营客户”的目的。“经营客户资本”必须以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作支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强大的研究机构将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借助综合性大型券商的雄厚实力,紧密结合各项业务,证券研究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券商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就像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一样,资源的投入比例是衡量公司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购并业务和经纪业务是券商的核心业务,证券研究应紧紧围绕这四大业务进行,依托这些业务的发展而发展。《证券法》出台后,券商将分为经纪类和综合类。作为经纪类券商,由于不能开展投行业务和自营业务,单一的经纪业务将难以支撑起实力雄厚的研究力量,证券研究不能与承销业务、自营业务和购并业务相结合,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对于中小型的经纪类券商而言,在设立信息部门的同时,更多地借助外界的研究力量可能更加符合经济效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