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中财会专业实验室 教学建设思路的探讨(2)
2017-12-09 01:26
导读:(三)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的规划要与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 工科院校财会专业以型为特色的要求,体现在实验体系上,可将培养学生能力分为低级
(三)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的规划要与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
工科院校财会专业以型为特色的要求,体现在实验体系上,可将培养学生能力分为低级实验、中级实验、高级实验层次;将实验教学分为财会基础业务实验、财务业务综合实验、财会业务和创新实验层次;将实验教学模式分为教师主导型、师生互动型、学生自主型。上述各层各类实验优化整合,形成了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见下图)。
依据财会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要求,在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就要突出考虑整个实验室的逻辑架构层次,各层次之间的有机衔接,财会信息的流通渠道和有效利用等,还要考虑综合性、设计性等板块实验项目开展的各种条件,同时还要满足创新性、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仿真性等要求,以此为该实验体系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证财会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已在国内外财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很多技术成为财会专业职员必须把握的基本技术。在工科院校中,机、信息、
数学传统专业拥有雄厚的专业基础与实验资源。因此,在财会专业实验室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基础和上风的。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使财会专业实验室软硬件资源得到化整合与智能化运作,而且可实现实验内容综合化、实验手段现代化,从而全面进步财会专业实验室的综合水平。
按照依托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进行规划与建设的思想,财会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改革传统的“手工实验室 电算实验室”的传统财会实验室体系架构,搭建以“财会信息系统实验室”为核心,以“财会基础业务实验室”为基础,以“财会业务集合仿真实验室”为纽带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学硬件平台,然后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相应软件,实现实验室内部“实验信息流”、“财会知识流”与“职员流(教师与学生)”的有序活动和财会实验资源共享(见上图),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为开展财会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与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财会专业实验室硬件平台的具体功能可简述如下:
1.“财会基础业务实验室”主要依托现代多媒体技术,进步传统的手工模拟实验的效果与质量。还可以进行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等。
2.“财会业务集合仿真实验室”突出环境仿真、业务仿真的特点。仿照现代公司财务部分内部岗位的设置,引进公司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
3.“财会信息系统实验室”为适应现代财务治理的视野已从传统的产业财务向资本财务拓展的状态,满足培养资本运作治理型的财务治理人才的需要,可与国内资本市场连接,将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的实时交易数据引进财会专业实验室,使实验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真实性、综合性的特点,初步实现利用实验室研究资本运作、财务、财务监视控制的功能。
(五)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保障
在工科院校中,财会专业实验室往往是新组建的实验室,如何迅速建立与培养一支专业技术过硬、专业知识丰富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这部分职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已成为界面临的一个现实题目。要迅速培养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实验教师队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鉴戒工科院校中工科实验室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让原来从事教学的教师深进到实践中往。财会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工科院校教师熟悉产业、行业特点、与有广泛联系的上风,定期深进企业参加实践,结合专业完成实践报告,作为实验教学素材,成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双精通的复合型教师。
在工科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中,还要留意发挥不同专业实验教师的专业特长,组建跨学科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由于工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形成了由精通各类工程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成为工科院校中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些教师成为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依靠气力,成为建设高水平的财会专业有力的技术支持,这部分独特的人力资源是一般财经院校所没有的。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对实验职员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科院校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让财会专业教师适当接受一定的工程技术教育,使他们的财会理论与技术形成互补,这样跨学科组建的财会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可满足财会专业学科向纵深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