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
2017-12-09 01:1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关于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 随着高校各
【摘 要】 随着高校各项改革以及政府采购、综合部分预算、收支分类制度改革等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财务绩效评价已成为高校财务治理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阐述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意义,分析了现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题目,并在此基础上,遵循相关原则构建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系统评价高校的业绩和运行效率,促进高校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绩效; 评价指标
高校财务绩效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同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在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进、规模不断扩大、投进来源和支出多样化的今天,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引进效益观念,可以公道分配教育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资金使用,进步资源利用率,为高校加强财务治理、减少财务风险提供正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一、高校实行财务绩效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制订公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根据资源有限理论,高校发展必然受有限资源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大系统进行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公共领域的资源配置只有通过政府才能完成。政府对高校资源的配置提出高效、优化的要求。因此,必须对高校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财务状况作出理性判定,才有可能使高校的规划科学公道,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从而积极稳妥地实现既定目标,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和挑战。
(二)有利于进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高等教育的产出与效果主要从高校毕业生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效果等方面来评价。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可以发现哪些投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投进是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这样可以不断提升高校的治理水平,降低本钱,进步办学效益。
(三)有利于进步学校财务治理水平
科学的财务综合评价是财务治理达到较高水准的象征,学校依据财务综合情况制定的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规划制定的预算方案及按照预算方案做出的收支计划便能环环相扣,即使调整也能做到持之有据。另外,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收支两条线、部分预算、工资发放、国库集中收付等方案的执行,学校资金使用的自由度大大减少,客观要求我们务必尽快改变粗放的预算治理模式。也就是说务必使学校明了综合财力的实际水平,从而制定出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预算方案。同时,通过正确评价高校财务运行和治理状况,可以帮助高校总结经验,找准不足,为改善治理、进步效益提供依据。
(四)有利于增强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高校的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在办学条件、人力资源、资产利用率、专业教育能力、财务能力等方面。这些指标,不仅是对高校治理的评价,同时也是一种诊断,可以对高校战略规划实施过程和状态采取必要的调整。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能够引导高校科学制订事业规划,促进高校发展能力的增强。
二、高校现行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题目
高校财务评价经历了单一的教育经费拨款支出分析阶段、综合财务指标的探索阶段,相对同一规范的指标体系阶段,各阶段的发展和改革都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健全,高等教育投进、财政性资金和非税收进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视和评价机制,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未能跟上财政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存在如下题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对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熟悉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对高校财务绩效的评价普遍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或成果为基本目标作为价值取向。“重改革,轻治理”、“重投进,轻产出”、“重教研,轻治理”、“重使用,轻跟踪”、“重分配,轻监视”等现象相当严重,这些都是导致政府投进不足与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资源配置不公道和有效利用率低下、教育资金困难与教育支出效益低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