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信用货币体系下“良币驱劣币”现象研究.(1)

2017-12-25 01:5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信用货币体系下“良币驱劣币”现象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本文分析信用货币体系下良币驱逐劣币的成因及运行机制
摘要:本文分析信用货币体系下良币驱逐劣币的成因及运行机制。着重指出正是由于复本位下反映货币真实比率的货币市场被开放经济,信用货币条件下反映货币真实比率的商品流通市场所替代,格雷欣法则变成了逆向格雷欣法则,并阐述了逆向格雷欣法则给一个国家的带来的弊端。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逆向格雷欣法则的政策选择——爬行带状汇率制。  关键词:逆向格雷欣法则;良币驱劣币;爬行带状汇率制
  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经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良币驱逐劣币,价值相对低估的货币(良币)代替价值相对高估的货币(劣币)在市场上流通。比如拉美国家的美元化现象。经济美元化,是指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美元大量进入流通领域并逐渐取代该国货币,成为该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美元化分为政府制定的美元化政策和民间自发进行的美元化,本文所指的是后者。这种现象与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完全相悖。一般将这种现象统归为货币替代范畴,但笔者认为货币替代的定义过于宽泛,货币替代中的对称性货币替代与良币驱逐劣币现象有本质性区别,对称性货币替代中无所谓良币与劣币,所以有必要将这种现象单独讨论。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暂且将该现象命名为逆向格雷欣法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劣币汇率高估,人们对劣币存在贬值预期,不愿意持有而以良币代之。笔者认为此种解释虽有道理,但是没有揭示出根本原因。笔者以为信用货币、开放经济条件下反映货币真实比率的商品流通市场取代复本位制下反映货币真实比率的货币市场,从而导致逆向格雷欣法则。
  一、良币驱逐劣币成因及运行机制分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初由16世纪的英国铸造局长格雷欣发现。他指的是在复本位制度中,两种金属货币在市场上同时流通,当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在流通领域中数量逐渐减少直至退出流通领域,而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货币(劣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不断增加直至充斥整个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过程可以用图1简单地表示这一过程。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反映劣币和良币真实比率市场的存在是整个机制运行成功、劣币得以驱逐良币的关键。笔者认为在信用货币条件下,正是因为这样的市场不存在,原有的运行机制被隔断,才使得与原来完全相反的现象——良币驱逐劣币占领流通领域的现象发生。现假定有甲国货币A和乙国货币B,甲国规定两国货币兑换比率为1单位A货币兑换10单位B货币,而两国货币的真实价值比率为1单位A货币兑换8单位B货币。A货币价值相对高估为劣币,B货币价值相对低估为良币。如果格雷欣法则继续生效的话,则须存在一个反映两国货币真实价值比率的市场。先将1单位A货币兑换成10单位B货币,再将10单位B货币到反映两国货币真实价值比率的市场上按8:1的比率兑换成1.25单位A货币,净赚0.25单位A货币。重复这一过程,A货币将被B货币逐出流通领域。但是,这样一个能反映两国货币真实价值比率的市场不存在。有人说外汇黑市就是符合条件的市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外汇黑市之所以为黑市,是因为它是非法的,受到政府的严厉管制,黑市上的交易量非常小,相对于整个外汇交易量可以忽略不计。同时,由于严厉管制的存在,黑市上的外汇交易成本增大,这种成本的加大必然反映到外汇交易价格上,这样黑市市场上两国货币的比价必然偏离其真实比率。如此看来,除了按照官方的比率再换回去,其他好象没有什么道路,真那样做的话,只是徒劳无功,法定比率与真实比率之差所带来的收益依然无法实现。但这种利益确实存在,此路不通,再觅另径。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它遵循着另外一种机制来实现这种利益:1单位A货币可以在甲国商品市场上购买4单位C商品,现在将1单位A国货币按照官方比率兑换成10单位B国货币。由于A国和B国都是开放经济,商品互通有无,购买力平价基本上能得到反映。这样A国居民持有这10单位B国货币直接进入本国商品市场,由于购买力平价基本上成立,10单位B国货币在商品市场上按照真实比率购买5单位商品,比持有A货币多购买1单位C商品。人们通过持有B货币而获利,结果在甲国流通领域B货币取代A货币。原来在复本位制下反映良币与劣币真实价值比率的市场由信用货币下反映良币和劣币真实价值比率的商品流通市场所代替,格雷欣法则也相应地变成逆向格雷欣法则。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这一过程: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债券银行”的成功实践(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