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问题的分析网络(2)

2013-07-09 01:11
导读:3)防范外网入侵。IPv6地址有一个作用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是唯一的。在基于IPv6的网络下,主机的一个网络接El可配置多种IPv6地址,如链路本地地

  3)防范外网入侵。IPv6地址有一个作用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是唯一的。在基于IPv6的网络下,主机的一个网络接El可配置多种IPv6地址,如链路本地地址、站点本地地址、单播全球地址等,这些不同地址有不同的作用域。IPv6路由器对IPv6地址的作用范围是敏感的,绝不会通过没有正确范围的接El转发数据包。因此,可根据主机的安全需求,为其配置相应的IPv6地址。例如,为保障本地子网或本地网络内的主机的安全,可为其配置相应的链路本地或站点本地地址,使其范围受限于所在链路或站点,从而阻断外网入侵。
  
  三、通用的安全协议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安全技术
  
  当网络安全还没有成为网络应用的重要问题时,制定的通信协议基本上不考虑协议和网络的安全性。而当这些协议大规模使用出现诸多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后,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即发展安全协议保护通信的安全,因此IPSec、IKE、TLS等通用的安全协议应运而生,并获得广泛的应用,在充分重视安全重要性后,新的协议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安全方面的需要,协议的安全性成了新的协议是否被认可的重要指标.因此新的通信协议普遍融入了安全技术,如SIP本身就附带诸多安全机制,IPv6本身附带了必要的安全字段,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持续,由此可以预见,传统的通用安全协议应用范围将逐渐缩小,最终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所有通信协议都具备相应的安全机制。
  
  四、
  
  总之,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危险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应深刻剖析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确保网络安全。解决信息网络安全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还要结合、法制、政策及等手段,将信息网络风险降低至最小程度。相信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及各项法规的不断完善,将能构造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防护体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乃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才产生的特殊安全问题。正如为了适应时代所赋予的“正义观念”必须调整为“科学发展观”一样,法律规范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应适应新的安全问题而作出结构性调整,以符合时代赋予的“科学发展观”。
  网络安全监管应当以“快速反应和有效治理”为原则。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考察,政府部门职权的适当调整是网络安全监管权力配置的必然选择。因此,构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便成为网络安全监管法制建设的重点,应当注意到,只有政府和企业、个人密切配合,才能弥补政府网络安全监管能力的不足,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从而实现保障网络安全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晓妹. 信息系统安全模型分析[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2]李雪青. 论互联网络青年主体性的失落及其建设[J]北方大学学报, 2000,(04).
  [3]刘建永,杜婕. 指挥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要素[J]兵工自动化, 2004,(04).
  [4]高攀,陈景春. VC.net/GS选项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5,(03).
  [5]刘颖. 网络安全战略分析[J]重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S1).
  [6]刘颖. 析病毒及其防范技术[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7]王世明. 入侵检测技术原理剖析及其应用实例[J]燕山大学学报, 2004,(04).
  [8]刘晓宏. 浅谈航空系统病毒防范技术[J]电光与控制, 2001,(03).
  [9]高树风. 防火墙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03).
  [10]刘洪辉. 基于Windows平台的认证系统的开发[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6,(08).
上一篇:论提高数字化图件输出精度方法网络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