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网络毕业论文(2)

2013-08-07 01:12
导读:(二)网络主体的建构 在空间中建构网络道德主体的任务非常迫切。首先,目前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空间结构与人们对电子复杂的生活和工作不相适应。

  (二)网络主体的建构
  在空间中建构网络道德主体的任务非常迫切。首先,目前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空间结构与人们对电子复杂的生活和工作不相适应。互联网原先的设计目的只是便于学术交流,在人类生活中还有其他种种与学术交流性质不同的联系,如联系、工作联系、社交联系和联系等。因此,它在安全性、保密性、不同类型信息需要的专门处理、网络上负责主体的控制等方面先天不足,虽然近年来得到很大的改进,目前也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类生活种种复杂的需求。
  其次,网络道德主体的符号化不利于电子空间道德水平的提高。目前,在进行网络交往的时候,与现实生活不同,人们所看到的只是电脑屏幕和键盘,交往对象也只是一个个符号,并不是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与自己面对面对峙着的感性个体。现实社会中交往对象的那些各种各样的特征都不会出现。正是由于以上特点,在网络行为中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道德主体感淡漠化倾向。这似乎会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即在网络上,进行交往的是符号。也正因为如此,在电子空间中,由于隔着电子设备,粗暴的行为似乎就可以容忍了。
  
  三、构建网络的建议与对策
  
  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有其自身的特点诸如开放性、自由性、非人性化、虚拟性等等。正是由于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诸多特点,这使得网络社会中的伦理问题也具备了不同于一般社会问题的特征,如网络主体的高度自主性、网络伦理规范的多元性、网络社会问题生成与存在方式的智能性、影响普遍性、控制的困难性等等。网络伦理问题的这些特征给人们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有的学者认为,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道德范畴的方面,亦有的学者将网络社会中的伦理问题概括为观念、规范和行为三个方面,即在观念层面上,个人主义道德观盛行;在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的机制;在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因此,就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一)立足于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有学者定义,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其实网络伦理只是一个虚拟的命题,它并不意味着一种新的伦理观的出现,不是对传统伦理的否定,相反,它不过是现实社会伦理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扩展和运用。因此,网络伦理概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种新的伦理形态的出现,而是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中的适用是有差异的。事实上,社会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我们不太可能在同一时代形成分立的既有伦理和网络伦理,让每个人同时践行两种根本不同的伦理观。所以,构建我国网络伦理,应当立足于一般既有伦理,利用现实社会伦理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伦理的生长和网络伦理规范体系,通过协调既有伦理与网络伦理之间的关系,使之整体发展为网络社会更高水平的道德。
  (二)培养和提高网络行为主体的伦理意识
  道德作为人类理性,其发生作用的根本机制在于道德主体的自我意志,即道德主体的自律水平。网络所形成的伦理观完全改变了以往人们长期形成的伦理规定,网络媒介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和自律方式。这一点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人与人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间接的性质,人与人的交流也主要是在一种无标识状态下的交流,因而直接的道德舆论评价难以进行,诸如等外在的道德约束力被弱化,最主要的起到规范作用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自身的道德意识。
  在培养和提高网络主体伦理意识的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网络伦理建设的先进经验,把网络伦理纳入到各级中去,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教育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网络伦理,使全社会公民都能及时的了解什么样的网络行为是正当的、什么样的网络行为是非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导向,提升广大公众道德自律水平,最终杜绝不正常的网络行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ぃ鄄韦A考A文A献]
  [1]刘可风等主编:《应用与应用伦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卢风、肖巍主编:《应用伦理学导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9月。
  [3]宋惠昌主编:《应用伦理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7月。
  [4]卢风著:《应用伦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
  [5]王海明著:《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6]张佐等:《网络异化与网络伦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7]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8]张文杰等:《网络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1998年版。
  [9]陈万求:《网络伦理难题和网络道德建设》,2002年版。
  [10]参见:《网络伦理探讨尚无实质研究》。
  [11]《对传统伦理的冲击,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上一篇:试论数字技术对广东网络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