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2信息传递的便捷
网络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由于网络采用的是书面文字的方式,即信息的传递通过键盘输入和从屏幕上阅读文字实现,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最大的信息量,网民不得不创造出或改造出能适应网络交际的这种特点的词语来,尤其在聊天室中,你输入的速度过慢可能会让对方失去交流的兴趣,同时上网都是要按时计费的,因此人们不仅用可读的符号,还动用了数字、图形、表情等非可读的副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例如:886(再见)、:)(开心)、(:<)吹牛大王、VG(verygood)、3q(Thank you)等等。
4.3标新立异的个性
当代网络交际的发展更多的是靠年青人的参与和推动。据有关部门,率先掌握并使用网络语言的群体大多为16-35岁的“新新人类”。在网络这个没有等级、没有权威,自由开放的虚拟世界中,为网民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因此交际双方在隐去了真实身份互不相识的情况下,可以卸下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毫无掩饰地与素未谋面的人聊天、谈心。青年人喜欢追去时髦、不拘陈规,喜欢标新立异,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他们创新意识和接受能力较强,使一些体现个性且适合网民口味和网络的新词语能够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网络传播中的“固定用法”,进而激发他们再创造的信心和动力。
4.4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人性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认为人都是独特存在的个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极力倡导创造性,鼓励人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有意义的(非传统标准的“意义”)价值观和世界观[8]。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创新性。在网络语言符号中表现在创造新的词汇,改变词汇原有意义、或创造新的非语言符号,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新的网络语言符号不断出现且迅速发展。如:爬墙头(光看帖子不发言)、拍砖(批评或点评等)、油墨(幽默)等。
5结语
随着网络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语言将会不断变化,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网民交际的需要,因此,加强对网络引起语言变异的原因、规律及方式的研究,对于人们熟悉网络,了解网络语言以及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待新兴的网络语言,我们既不能完全否定,认为它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利于规范普通话的普及;也不能完全肯定它就是完全有益。我们应该看到它既有一般语言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明,石红宇.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北华大学学报(科学版),2007,(8):94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罗纳德,苏珊.跨交际:话语分析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曹萍.中国网络语言中的[J].巢湖学院学报,2005,(2):140
[6]杜利军.浅析网络语言的模式、成因及争议[J].读与写杂志,2007(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