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7)网络符号的丰富性
交往是主体间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体的行为,网络交际离不开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既是网络交际的产物又是网络交际的工具,数以亿计的网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语汇。正是网络语言符号的丰富性使得网络交际明显区别于现实交际。在现实交际中人们除了依靠言语交际之外还大量借助于非言语交际,而网络交际是“文本交际的回归”,网络交际在极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网络语言这一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网络的人工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社区这一特定语域中使用的一种视觉符号。对于网络语言的属性尽管存在着多种见解,[10]但人们普遍认同网络语言具有快速、直观和形象的交流效果,它的构成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网络语言具备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种文体,形式上是一种视觉文字,本质上则是口头语的书面化。此外,为了弥补缺乏肢体语言等非言语交际形式之不足,大量的网络交际语言情感符号便应用而生,有学者把这种符号视为网络时代的象形文字。而网络语言和交际符的丰富性使网络交际更加活跃,它也留给传统语言学许多有待于解决的理论问题。
如今网络交际已具备了传统交际方式不可比拟的全新特征,成为网络时代最具特色的跨、跨地域的人际交往行为,它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双向性、虚拟性等多种特点,在交际过程当中,只有主动的“参与者”,没有了过去意义上的“接受者”,它向传统语言学提出了挑战,推动着现代语言学的嬗变、重构和创新。
三、未来网络交际的语言学研究展望
网络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流工具,而且为人类交往开辟了新的空间。网络交际的发展和网络语言和符号的繁荣在考验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同时,又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交际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根据马静[12]的,国外的研究可分两个阶段:初期阶段,人们侧重对网络语言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尤其是邮件及其它电子文本交际本身的研究;发展阶段,以跨学科研究为主,并注意到网络交际的口语特点以及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从事网络语言的基本要素的研究。李铁范[13]认为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网络语言的属性、形式、特点、生成机制、和语言规范等方面。
从美国国家数据库ERIC搜索的数据来看,自1994年1月到2006年6月,以CMC为标题的学术期刊文章共计32篇,论文摘要中涉及CMC的文章共计132篇,其中2000年1月以后以CMC为标题的文章21篇,论文摘要中涉及CMC的文章为74篇,绝大多数论文内容涉及到网络交际的教育、、信息处理等功能作用。有理由认为未来网络交际的语言学研究重点将从网络交际语言现象转向网络交际的功能。网络身份、网络语言和网络诚信将是网络交际的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当今社会,网络交际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伯斯(J.Boase)等人的报告[14],网络与电子邮件不仅不会使人们远离社会,反而有助于人们维系社会交往。不少人担心近邻关系和乡亲关系将被网友关系取代,主要通过登门拜访和电话交谈的传统人际交往将不复存在,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网络交际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工具,网络交际突破了地域局限,扩大了人们的交际范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变成了现实。参与网络交际越多,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越多。当人们碰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和获得支持和帮助,网络交际的社会价值十分明显。探讨网络交际的这一社会功能,必将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网络交际模式下,交际的虚拟性和交际主体的多元化,动摇了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基础和文化价值取向,“现实”与“虚拟”共存的局面迫使语言学重新构建人类交往行动理论;网络创造的“真实虚拟的文化”成为新文化的物质基础,网络身份的认同问题需要重新认识;网络交际的变化需要认真分析;网络语言是语言变体还是语言变异有待于论证,网络语言现象后面的交际活动功能和社会环境变化应当格外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网络交际活动揭示出网络社会本质,它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反映了包括信息、注意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内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这些问题无疑是家和语言学家所关心的问题;交往过程当中问题得以强化,网络诚信成为社会的普遍讨论的话题。因此,如何加强网络交际主体间道德认同感,以避免在匿名条件下的失范行为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