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总之,的多样化是语言生活的需要,网络语言总的说来是鲜活的时代语言。网络词语虽然还仍存在着许多不规范问题,但如果我们只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而将其完全斥为垃圾和精神污染,这种态度是保守的、不科学的、极端的。正如人类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一样,网络语言也是网络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实际上,随着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语言已经在网络生活中乃至全民用语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的基本用语,虽然其内部成员构成上仍良莠不齐,但它已经是一个有着现实合理性的客观存在,并对全民用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由于其构成要素、构成方式、表达手段等大都没有违反现代汉语的基本规律,目前仍然只是处于现代汉语的一个方言的地位,随着网民受程度、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各界对语言规范的理解和支持,对其进行适当规范也肯定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附注
①网民们抑或也是受节省上网费用、提高输入速度或是有意幽默、求新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在用词上是有意采用了谐音或替代方式。
②“语码混用”指的是语码A的成分直接并入语码B中,而语码B一般来说占主导地位,语码A只处于从属地位。(参见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第20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③由于网民中年轻人占了极大比例,而这些年轻人又是未来社会的代表,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极易把这些网络词语带进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去,其中的很多词语就很有可能被约定俗成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用语。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用语具有使用主体的强未来发展性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 101-110·
[2] L. 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佘文斌.“网语”四题[J].现代语文, 2006, (9): 65-103.
[4]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初探[M].哈尔滨:北方论丛编辑部, 1994.
[5] 吕冀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 1985, (2): 81-90.
[6] W.F.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7] 于根元,王铁琨,孙述学,等.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 2003, (1): 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