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千兆比以太网与ATM网网络毕业论文

2014-03-19 01:34
导读:计算机网络论文论文,千兆比以太网与ATM网网络毕业论文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千兆比以太网与ATM网
千兆比以太网与ATM网

摘要:本文就千兆比以太网和ATM技术从传输机制、技术标准、服务类型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它们优缺点以及两种技术使用范围,让读者更深层地了解两种技术的各自优势。

关键词:千兆比以太网、ATM、信元、GBIC

一、传输机制

1、 千兆比以太网

以太网从白兆升级到千兆,融合了两种技术。即IEEE802.3以太网和ANSIX3T11光纤通道技术。

(1)协议架构

千兆比以太网使用光纤通道的高速物理接口和全双工/半双工载波侦听功能的(CSMA/CD)访问控制机制,保留了IEEE802.3以太网帧格式,具备对安装介质的向后兼容性,因此千兆比以太网极小化了网络技术的复杂性,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传输介质与物理接口

包括两种标准:802.3z和802.3ab

802.3z:1000BASE-LX(单模或多模)、1000BASE-SX(多模)、1000BASE-CX(短铜跳线)。

802.3ab:1000BASE-T(非屏蔽双绞线)

千兆比以太网接口载体是由千兆比接口转换器(GBIC)实现的。包括短波(SX),长波(LX),LH和短铜跳线(CX)物理接口,LH GBIC将单模光纤从标准的5公里延伸到了10公里,基本上解决城域范围的千兆比组网。目前千兆比在远距离传输上的解决方案是多样化的。CISCO当前的GBIC已支持1000BASE-ZX,达到120公里。

2、 ATM

(1)协议架构

ATM技术最早是通讯公司研究用于B-ISDN(宽带综合数据服务网络)提供物理传输基础,它为数据、音频、视频的多媒体信息广域传输提供统一的通讯平台。随着产业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国际化的大趋势,对网络的带宽、传输技术提供了新的需求。网络专家和用户在寻找适应这些新需求的技术时,看好ATM技术。ATM技术主要特点如下:

l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网络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