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重量的空间网络毕业论文(2)
2014-03-21 01:13
导读:几年前我创办了一个现在叫科比斯的小公司,目的是为了创立一个独一无二的各种图像的综合数据档案。科比斯是存储大量各种视觉资料的数据库――包括
几年前我创办了一个现在叫科比斯的小公司,目的是为了创立一个独一无二的各种图像的综合数据档案。科比斯是存储大量各种视觉资料的数据库――包括历史、科学、自然历史技术、世界文化和纯艺术。它用高质量扫描器把这些图像转化为数据形式。图像以高分辨率存储到用独创方式检索的数据库中,这种方式便于使人找到确切的图像。这些数据图像能提供给像杂志或书籍出版商那样的商业用户,以及个人阅览者。
……
艺术,和许多事物一样,当你对它有所了解,就更有趣。你可以在卢浮宫走几个小时欣赏至多模模糊糊有点面熟的画,但当你有些知识再去看时,那种体验就更有趣了。多媒体文件可以在家或博物馆扮演向导的角色,它能让你听到一个著名学者就一件艺术品为话题的演讲的一部分,它可以让你参照同一位作者的或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你甚至可以拉近镜头细看。(2)
比尔·盖茨认为,电子复制品会勾起人们观摩原著的渴望,让人们奔赴博物馆或者画廊。然而,这更像某种一厢情愿。膜拜气氛已经消散;键盘和鼠标可以及时地显现复制品,人们就没有心情亲临现场,谒见圣物。令人担忧的无宁说是另一个方面――电子复制会不会产生另一种始料不及的控制甚至垄断?如果网络是人们品鉴艺术的主要场所,那么,谁、凭借什么资格充任电子复制及其传播的决策者?法国《星期四事件》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因特网时代,只要谁买下了文化,谁就可以控制世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是其中一个,如今,他垄断了文化,控制了历史和人们的记忆。"他的科经斯公司已经储存了6500万张底片,其中200多万张已经上网。"这些东西如今都属于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了。"(3)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比特是没有重量的,然而,这并不意味了网络空间的完全敞开。或许可以说,信息传播所遇到的顽固防线同样是比特――这里我指的是网络之中的英语。虽然世界人口之中仅有10%左右说英语,然而,80%以上的网络信息表现为英语的形式。书写软件的语言是英语。这无疑是一种语言强权。网络可以为中古甚至上古的英语提供技术支持,但却无视世界上许多人正在使用的别种语言。这是网络空间的帝国主义残迹。英语对于网络空间的劫持遏制了网络的潜力。如果人们意识到,语种远比地理位置更多地决定了网络空间的结盟,那么,人们就不会对英语称雄的后果视而不见。胡泳犀利地指出:"历史上,殖民主义者曾经依赖语言对附属国进行控制。电脑英语,作为世界上第一种没有地域基础的英语,使人们重新领悟到文化帝国主义的味道。"比特世界的较量必将扩展到网络之外:
电脑英语向所有人宣战: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语言之战。学会"我们"的语言以便"我们"明白你的意思,否则的话你将堕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场语言战争或许还意味着阶级战争,因为标准化的国际精英们把自己同未经教化的、与技术格格不入的"草民"们隔绝开来。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在电脑网络上的绝对统治甚至比在现实世界中更为有害。这是因为它在电脑和非电脑语言之间规定了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这与现存世界秩序中的等级制度是一致的。(4)
英语对于网络空间的统治还要维持多久?这是一个难以预计的问题。论述"印刷资本主义"的时候,安德森指出了语言本土化的巨大意义。语言本土化极大地拓展了印刷品的市场,这个时刻的文化民主与市场扩张是相互支持的。(5)同样,如果"网络资本主义"不得不向非英语国家开拓市场,那么,废弃英语霸权是一个必然的前提。所以,尽管网络空间的英语代表了后殖民时代的文化压迫,但是,被压迫者的反抗往往因为缺乏技术后盾而陷于徒劳。或许,这种压迫的解除只能源于技术市场的进一步需求――人们可以从中文版的视窗软件之中发现这种迹象。这个意义上,网络空间决不像当初人们想象的那么自由。人们总是顽强地将世俗的重量――例如权力,或者价格――赋予没有重量的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