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制定战略是 企业 战略 管理 的核心部分,对于一

2013-06-13 01:23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制定战略是 企业 战略 管理 的核心部分,对于一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制定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部

   制定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达成战略目标的战略方案可能有多个。战略决策者必须对这些战略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战略。整体上看,《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方案分为“不战”与“战”两个层次,孙子的“不战”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的思想又分为“伐谋”与“修道保法”。

 《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与“修道而保法“为企业战略的选择与评价提供了不同的方案,指导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企业战略选择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战略:“因粮于敌”与”治众如治寡”为企业战略实施中的资源配置与组织结构设置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孙子兵法》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军事著作,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兵书。由于《孙子兵法》所包含的丰富军事理论及其蕴涵的深刻哲学思想,使其适用范围扩展到了军事以外,成为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指导艺术,尤其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更为世人所瞩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应该具有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即通过制定并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使自己在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句话“商场如战场”就是把企业竞争比作军事战争。

1 《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选择及评价

制定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达成战略目标的战略方案可能有多个。战略决策者必须对这些战略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战略。整体上看,《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方案分为“不战”与“战”两个层次,孙子的“不战”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的思想又分为“伐谋”与“修道保法”。

1.1 不战而届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所倡导和追求的取胜最高境界,是孙子军事思想的核心。“迫敌屈服”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意思,安国以益天下才是其深层内涵。在商业竞争中,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对己方来说代价最小,对对方来说反抗最小,对社会来说获益最大。在企业战略制定中,一味地选择低价策略是愚蠢的,是对资源的浪费,并且会造成两败俱伤。企业应该首先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战略选择,即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或者通过联合与分工合作实现双赢。如海尔的技术创新策略已经使海尔位居全国家电行业之首,这是一种商业竞争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1.2 伐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用兵作战的上策是用谋略胜敌,其次是运用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歼灭敌人的军队,下策才是强攻敌人的城池。“谋”即谋略、策略。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企业应该密切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当机遇到来时努力抓住,尽可能使机遇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如前面所说的华尔街的著名银行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善于搜集资料及推理,更在于他当机遇来临时能及时抓住并选择了“伐谋”的战略方案。

1.3 修道而保法

孙子在《形篇》中提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从字面意义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想办法修明政冶,保证法规贯彻执行,所以能成为决定胜败的主宰者。但是,与文章前后联系起来,这里的“道”不是单纯指道义,“法“‘也不是单纯指法制,而是泛指一场战争中能取胜的各项条件和各方面的准备。企业在外部条件没有重大的变化时,可以选择“修道而保法”的战略,也就相当于现代企业战略中的稳定型战略。实施这种战略,可以利用原有的生产经营领域、渠道,不必投入巨大的资金,不必改变资源的配制方式,可以减少资源重组与人员调整以及为此造成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损失。如美国的wd-40公司,是依靠经营从石油中提炼的润滑油这一产品来获取利润的。自上世纪50年代,一直保持自己独特的部分市场,而且,随着汽车行业的逐渐发展,润滑油市场逐步扩大,这更有利于该公司的经营,因此该公司很少有兴趣改变现状或进入别的行业,但其依然获得了成功。这是由于该公司总是谋求风险最小,实施“修道而保法”的稳定型战略。

2 《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

2.1 “因粮于敌”思想与企业资源配置

“因粮于敌”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原文是:“善用兵者,役不在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不存在“因粮于敌”的情况,但是却给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了一种思路:就地取材。

张骞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的实业家,曾获得“中南亚实业领袖”的美称。张骞选择号称“亚洲产棉盛处”的江苏通州,创办了以棉纺织业为首的大生纱厂,这是张骞采用就地取材的策略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原料问题解决后,厂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技术人员,当时有两种渠道:一是从国外聘请,二是本地培养。张骞曾用重金聘用外国技师与技工。给予其优厚的报酬,但是被聘用者自恃有别人没有的知识与技术,在厂内颐指气使,常拿技术卡人。这使他意识到:与其在国外进口人才,不如在本国培养。于是,1902年张骞在通州办起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第二年又开设了农、工、蚕、商土木、测绘等学科。正因为张骞懂得就地取材的道理,培育了大批人才,解决了该厂的人力资源供应问题,才使其纱厂获得巨大成功。

2.2 治众如治寡

《孙子兵法·劳篇》提出:“冶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这句话通过解释说是冶理人数多的军队应像治理人数少的军队一样,属于组织编制问题;指挥人数多的军队应象指挥人数少的军队一样,是通讯、指挥问题。

孙子的“治众如治寡”思想,其核心理念是集权。但是。用集权思想来对待企业,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因此,为确保组织战略的实现,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既有集权又有分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 结语

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还处于成长阶段,研究《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管理的相通之处,无疑可以大大丰富现代企业战略营理的内容。但是,研究《孙子兵法》适用于企业战略管理,不是把《孙子兵法》当成万古不变的条条框框来套今天的现实生活,而是通过研究,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想及战略思维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并发挥其作用。

上一篇:范金双 《周易》的太极阴阳思想、三才合一思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