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自ohsas1999版问世,国内的外资企业开始获得认证,2001年gb/t28001公布,国内的认证机构开始大规模的ohsms体系认证。但是纵观这十几年,由于失去了政府的推动,安全体系的认证举步维艰,甚至到了尴尬的境地。但好在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是要面子的,搞了质量环境也想搞个安全体系,所以一起上了,但效果如何呢?
笔者团队“为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实施的情况,调查了获得认证的33家企业。调查结果显示,2家企业获得认证后,多年未进行内审、外审;1家企业完全抛开所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依旧采取行政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其余的企业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发生偏离,违背了体系中一些要素的要求。”
以上是笔者在某文中写道的。其实已经说得相当委婉。许多美国企业并没有体系的相关工作,但是安全绩效依然良好甚至卓越,当然我们不是否认体系的功能。但是避重就轻地运用体系就显得过于无知了。
如果建了体系而没有推动安全工作的进行,或者无法持续改进安全工作,那就成了一个空壳,在很大程度还影响了原来的管理方式。还有在具体企业运行时不得不照顾企业原来的管理形式,显得不伦不类不说,还会碍手碍脚,那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抛开体系呢?答案与否都不会是很好的选择。
那怎么办呢?
如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安全管理方式,一切安全工作都难以推动了。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而不改革,工作还得继续,这就是安全工作者的难处和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