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2013-11-26 02:10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弟子规与企业管理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许志培 著 弟子规,圣人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许志培 著

 

弟子规,圣人训。

弟子规,字面意思就是作为别人的弟弟,别人的孩子,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人一生下来,最初的人生角色,就是为人子弟。人生第一个角色,这个角色要做好了,才有资格做好其他角色。好比一个人从小不孝顺父母,长大之后也做不好父母的角色,因为他从小不恭敬父母,他就看不到父母优良优秀的地方,他也就无法继承,从而他做不好一个父母的角色。所以有必要有那么一本书叫做弟子规!

规,是规矩的意思,也是规律的意思。弟子规讲的做人的规则,同时,也讲的是人间的规律。规,不是人为制定的,而是自然规律。不遵从规律,则是说教,如果弟子规是个说教,则不值得太过关注。弟子规,它说明了人间的自然规律,因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形成这么一本书,所以弟子规,也可以解释为,做为人,所必需遵从的规律。



首孝悌,次谨信。

首孝悌,首先做人第一步,要懂得孝悌。就是要孝顺父母,推而广之要尊敬所有长辈;要和兄弟姐妹友爱相处,推而广之要和所有同辈人和睦相处。人不能选择家庭,生下来就在某一个家庭里,就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和谐的家庭关系,就养育出一个和谐的心灵。如果与自己的至亲家人都难以和谐相处,那么在心理上就存在某种不完整。现代心理学已经明确的证明,人的心理疾患,与自己幼年的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一个人要怎么样让家庭环境和谐呢?自己能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孝悌,这是人生下来,要做的第一件大事情。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孝悌,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孝悌是人来到世界上第一个责任。我们要对生养自己的这个家庭负责,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孝悌。让这个家庭和谐。能够担负起这样一个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更多的责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这个责任都担负不起来,那么请问你怎么相信他可以担负起一个公司的责任,一个配偶的责任,一个客户的责任,乃至一个国家的责任。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任命将相都要考察其人是否孝悌。心中容不下自己的家人,那么还能容下谁呢?身体担当不起养父母的责任,还能指望他养天下?所以,才说孝是人间第一义!



勿拣择”,那自然营养平衡,不容易营养不良,就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产生自信嘛。因为他自信,他就知道没有必要用撒谎、吹牛去换取眼下的利益,所以他就会能做到才说,只要说到,就要做到。因此,别人就会认为他诚信,从而信任他。他因为获得了别人的信任,从而就更加自信。这是人间正道,也是商家获胜的商道!



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告诉我们应该平等博爱所有的人。这个事情不能当作一个说教,当作是说教,就培养出伪君子,心里明明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是嘴巴上却说自己博爱。这个是符合天地规律的,必须真心去体悟,才知道天下人人平等,乃至所有众生都是平等,而且这个也是实用的法门,有了这种心态,很多生活工作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不同的,再加上环境不同,有人富裕,有人聪明,有人漂亮,有人健康,人不尽相同,但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倍受尊重,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下贱,谁也不比别人更重要,谁也不比别人更不重要。因为知道自己就是普通大众的一员,所以就会生平等博爱之心,对所有人保持尊敬。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自我贡高,把自己在心理上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自己高人一头,认为自己高贵,别人应该捧着自己,当别人以平等心对待的时候,反而觉得不满足,甚至别人已经刻意的照顾自己的心理需求,刻意的尊重自己的时候,自己也还是难以满足,觉得还是不够。如果对方稍有不如己意,就产生抱怨,产生嗔恨之心。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心理病毒。只会让周围的人远离,不愿靠近自己。

相反,有平等博爱心的人,甚至是谦下心的人,他们受人一点恩惠,则感恩不已,别人稍有疏忽,没有体谅到他,他也不会觉察,能够宽容待人。这样的人呢,人们就喜欢和他在一起,就更加愿意施加恩惠给他,甚至更愿意去体谅他,去照顾他。所以,我说这是实用法门,是人际关系改善的法宝。



越是有能耐的,有本事的人,德高望重的人,越是没有什么架子。他们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尊重身边的人,性格如水一样的谦下,但是人们反而喜欢他,向他靠拢。





什么是仁,仁字拆开,就是二人。一个人是自己,另外一个人是他人。仁者,就是能够处理好自己和他人关系的那个人。怎么处理好呢?孝悌谨信爱!想想看这样一个人,他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上级,友爱兄弟姐妹,和同事朋友友好相处,做事情严谨谨慎,懂得约束自己,不让自己给别人带来麻烦,不让自己引起别人的不愉快,他说到做到,让别人可以依靠,他平等博爱,他愿意服务其他人。这样一个人,多么让人尊敬,让人做梦都想和他在一起工作,学习。这样一个人,就是仁者。

当然,我们差的远,我们是在仁者和小人之间的普通人。我们也给小人画个像。对上不知道恭敬,顺应,对平辈不知道友爱关心,但是心里头总惦记着别人应该对自己友爱关心,别人对他的关心,他甚至会误解,不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说一些惹人讨厌的话,做出一些让别人不高兴,不喜欢的事情。对承诺不当作一回事,让别人不敢依靠,喜欢高高在上,让别人捧着自己,照顾自己的面子。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如果我们遇到小人了怎么办呢?给个个人建议:第一,做好自己。人以类聚。做好了自己,小人自然会离开;第二,宽容而不纵容。纵容小人,就是对其他人不仁。

有余力,则学文。

如果把前面的事情都做到了,还有余力,那么就用来学文化知识。



这里也牵扯到自古中国人都讨论到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才?德才兼备!而且德在才先。如果一个人品德有问题,那么才能越大,破坏性越强。如果一个人品德端正,那么就算有一点才干,也是用在正途。天下的知识道理太多了,相悖的,混淆的,看多了,就像进入了迷宫,大脑成了浆糊,而脚下的路却停滞不前。

弟子规则没有大道理,弟子规都是小小的行为规范,它告诉我们,先做好这些,再去学文。做不好这些,就去找摇头晃脑的追逐一些大道理,是没有好处的。

第二重含义是说,如果有余力,不用浪费,不要去干别的事情了,去学习文化吧。这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不成长,那么他终生都是在低水平的重复自己的人生模式。那真的是庸庸碌碌一辈子。所以,我们要学习成长,所以,我们才拿起弟子规,检讨自己的言行,突破自己过往的人生模式,进入新的人生境界。
上一篇:医药企业管理:为来年的丰利管理预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