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营销策略,主要就是看企业在执行的时候,对于渠道、消费者各方面的拉动是不是能够到位。很多企业到了这个时候,习惯的做法是偷工减料,越是困难,越是克扣营销资源,销量不好,很多政策就被取消了,或者这个时候,原来承诺的东西就不兑现了。这样,渠道上就出现很大的反水,很多企业在这时候与渠道的关系非常紧张,主要就是企业仅仅考虑每单的利润。我见过一个企业,在比较困难的时候,要求业务员每一笔订单都必须要有利润,不然宁愿放弃这笔订单。但是这样一来,赚钱的订单也越来越少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是否能够撑住,是否能够坚持,是否能够从长远考虑就显得最为重要了。
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但是很多企业到了困难的时候,不是想办法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反倒是通过减低待遇来节省资源,或者拖欠人员工资。看起来确实有了效果,因为每月在这上面的固定支出减少了。但是,这个时候另外的问题也来了,人员开始流失。其实,越是困难越是需要团结人员。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损失不是一时的利润减少,甚至不是一个市场的丢失,而是熟练人员的流失(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管理)。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小洋人和五谷道场的员工在百度贴吧大骂公司不拖欠或者少给工资的时候,就为他们担心。当一个公司在薪水发放上被员工声讨的时候,老板是不是该作一些检讨?
在困难的时候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整个企业流程的混乱。这时候,老板、相关部门的头头脑脑都会跳起来,看到什么马上亲力亲为,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信任,没有了方寸,总觉得一切都是那么不如意,所以最相信的就是自己,于是,一切就天下大乱,于是就更加不如意。所以,在困难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不乱方寸,才是企业是否能突破的关键。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流程,觉得打破框框能走捷径的看法是错误的。
四、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即使是一些大企业,也会有困难的时候,何况中小型的企业呢。但是最关键是在困难到来的时候,不要慌了阵脚。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冷静下来,真正找到问题所在,找到突破的方法,而不能病急乱投医。或者把企业的突破寄托于外来力量以及一些所谓的能人身上都是不现实的。如果自己都找不到方法,一个队企业了解部深的外人还能很快有方法吗?但是我总认为问题的解决肯定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综合的。
在困难的时候,慢点发展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为贪快,而下猛药,因为“虚不受补”,反倒加速了企业向更不良性的方面发展。
[1]
作者介绍:汪高明,哈尔滨工业大学EMBA,市场营销从业经历十年,资深销售专家,KA专业人士。曾任北京精锐纵横营销顾问公司项目总监,顶新集团分公司经理、湖北福娃集团市场总监,现任山东兔巴哥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凭借丰富的一线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独立负责完成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价格及销售政策规划、招商政策的制定、市场的深度拓展以及人员系统培训等多项工作,并获得良好的市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