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释大愿法师:禅与百年企业的管理智慧

2014-06-14 01:03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释大愿法师:禅与百年企业的管理智慧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禅与百年企业的管理智慧觉观节选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开启

禅与百年企业的管理智慧

觉观节选

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开启我们内心的智慧,而将管理提升到管理智慧的水平,永远都是鲜活的,永远从一切已知的管理知识之中解脱出来、超脱出来、超越出来,永远都是活的智慧。

中国百家争鸣里面的墨子就说过:“人寡不死其所长。”人很少有不死在自己的长处里面的。

用活的管理智慧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永远都是游刃有余的呀,永远都是让企业越来越茁壮成长、可持续发展,这个才是真正的源头活水。

一定要自己有一个悟,佛法的解脱是要用悟,不是用学的,因为你学到的只是过去心累积的知识,你悟到的才是你内在智慧的开启,鲜活的智慧呀。

我们往往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喜好,这种角度去看世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反省过、没有返照过,其实自己的思维有局限性,所以才导致了世间的种种不如意。

我们其实也总是习惯于以自我主观的观点来看这个客观的世界,从我的立场、我的爱憎、我的想法来看这个世界,并不能够契入到山水之心,人和境界是对立的、是分离的,所以这个是我们凡夫的境界。

不管你怎么累积,你这个知识的累积都是有限的,而世界是无限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以有限的知识来面对无限的世界,还是难以消除恐惧心。

任何事情做到一个能够将生命的活力完全彰显出来的时候,都是禅的智慧境界,这个是我们说怎样来看待这个世界。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山与水以及世间的一切万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翠竹苍松,其实一切它都是依其本来面目而展现在我们眼前,山水既不是我的反射,也不是空的象征,它只是真山、真水,也就是法尔如是的万法本然,也就是存在的根源,或者说本体,我既不在内,也不在外,因为我也是那个万法本然,也是那个存在的本源,所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可见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是向外去求很多很多的管理的知识。如果我们心是迷的,不管你学多少管理知识,还是难以真正地让你的企业迅速地茁壮成长,真正主要的是要向内照亮自己内心的盲点,破除我们自己观念上的、思维上的局限性,破除内心的种种执著和偏见。

如何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和技能和技术,激发大家的智慧,然后运用有限的人和资源来达到最有效率的、最有效益的工作,这个是管理者应该要做的,将本领是管理者要学的。

对人的培养是管理者最根本的职责所在,有好的、有创新能力的人,这个才是一切的根本,所以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胜任职责,当然组织的效率就会提升。

员工可以是不同状态、不同类型的,如果管理者有不同的领导风格,即使是无心无力型的员工,也能够取得好的工作绩效,所以没有坏学生,只有能力不够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能力不够的将军。将军水平够的话,即使他带领的是无心无力的士兵,也能够战无不胜,老师能力好的时候,即使是旁人看起来很差很差的学生,也能够让他觉悟。

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说,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满足人的需求。那其实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只能够通过智慧去创造需求,所以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家要能够带领员工以企业为道场,以工作为独特的修行法门,来开启内在的慈悲与智慧,来促进人的解放和心的解放。

心的解放就是从一切的偏见执著之中解脱出来。

其实企业的管理是要能够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用最简洁的三几句话把它提炼出来,因为简单、因为简洁,所以才大家容易知道,容易明白,才容易整合形成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效率,有效率才有成长,才能够长盛不衰。

禅的修炼能够使人突破狭隘的习惯思维,使我们的心回归到最开放的状态,最本原的状态,最清净的状态,来获得直觉和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最终能够获得云开雾散的顿悟和管理思维的透彻解放。

我们要真正地有一个穿透迷雾的这种智慧力,要能够使我们的心回归到一个最开放的状态,来获得云开雾散的顿悟,然后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道路。

我们用过去心累积的知识来面对现在的问题往往会碰壁,所以我们要用当下的活的智慧,活的、内心的、真心的这种觉照力、觉察力的智慧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样才会不断地产生灵感、不断地产生悟性,而能够让我们的企业基业长青,让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禅师不是不明是非的人,而是知道在是非之中有超越的可能,所以他能够包容一切的是与非,而能够看到更广大的可能性,能够超越种种的困境,而看到无限的可能。禅的智慧使我们能够心如虚空,成就人生的大境界,成就事业的大格局,成就管理的大智慧。

禅的本质就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怀,在人性之中开发佛性,运用禅的智慧能够使我们觉醒地活在当下来提高幸福指数,所以禅能够与时俱进,有永恒的魅力。

管理者要能够像禅师开示学生一样地循循善诱,激发员工内在的这种创新能力,在辛勤的工作之中,自己完成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过程,激发出员工最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新能力。

因为在众生的眼里人人都是众生,而在菩萨的眼里人人皆是菩萨,每一位员工其实都是智慧具足的万物之灵,他们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改造,所以其实真正的禅悟的管理是帮助员工恢复在五欲六尘之中迷失的自我的本性,就能够最大幅度地激活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最大程度地增强团队的战斗力,那当然企业就打开了成功的大门,企业就有了一个基业长青、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

无智所以能够消除所知障,无得是自性本自具足,所以能够消除烦恼障,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开启这一颗真心,真心的妙用就是从一切已知的管理知识之中解脱出来,直接来觉照自己的真心,来开启内在的佛性。

管理其实是管事不是管人。因为人其实不是真正管得住的,人只是能够被激励、被启发、被启迪。

管理要能够产生好的效益,有限的人和有限的资源要能够产生最好的效益,而同时要用最快的时间来达成这个效益,那就是效率了。

    上一篇:现场品控是企业质量管理弱的直接表现 下一篇:没有了